柠檬友玩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健康的脉象术语,心理健康专业术语

时间:2023-01-27 08:31:17

解读五火最早见于《素问解精微论》。 “丈夫不胜水一水五火,所以眼睛看不见。 ”张志聪注:“一水,太阳水; 五火乃五脏之阳也”王冰注:“五火,谓五脏之厥阳。 故后世医家亦称“五脏火”,即心火、肺火、脾火、肝火、肾火; 对于五火的研究,古籍中有不少名医提出过自己的看法。 其中,比较有名的人物之一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河间,他又把五火称为“五志之火”,“五志受伤,皆热也”,用药多为寒凉。 朱丹溪在认同五志能化火的同时,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认为“五志之伤不过是阳昏之证,伤神者十有八九,动火者十一人”,治疗时讲究人体阳气,用药多选用温补之剂。

应用领域现代部分医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临床火证常见五脏火,五脏火与五志火相关。 因此,五脏火与五志火的临床特点及辨证论治应同步探讨。 1、心火常规生理的心火称为君火,指维持心脏正常活动的功能,临床病理的心火有充裕和不足两个方面。 心火不足,临床称心阳不振,因伤神过度、劳心过度、心气不足,以心悸、气促、心痛、胸闷、脉细弱、舌淡苔白为特征。 治法:温补心阳,方剂:瓜蒌皮薤白半夏汤、小建中汤。 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本经自病、肝木化火上炎、肾水不足、不经济火所致,或口苦、口舌糜烂、心烦神乱、失眠多梦,或暴而不认人,或骂而不避疏,心热于小肠,则尿频、尿频清心利尿用导赤散。 2、肝炎是指肝亢热像,多由七情过剩、肝阳化火、肝经蕴热所致。 头晕、脸红、眼红、口苦、急躁易怒、舌尖红、脉弦数或出现晕厥、发狂、吐血等,治疗方法:降火泻肝用左金丸; 用橘皮竹茹汤抑制肝脏和胃; 清肝泻火用当归龙荟丸、龙胆泻肝汤; 养阴疏肝一贯煎; 泻火宁络用犀角地黄汤。 3、脾火(胃)脾火证候与胃火十分相似,因热邪伤胃,吃多了炒菜等食物,导致胃里燥热。 脾(胃)火源于饮食失节,用肥甘厚味、煎炒等食物烧伤津液,使胃肠热结,其特点是口渴导饮,消除牙龈糜烂、谷饥。 源于伤寒温病,其病机为阳明肾证、胃家实、大便硬结、神昏谵妄; 其特点是不舒服,想得太多,愤怒闷在脾脏,口唇干燥,容易口渴饥饿; 病后起源于久热伤阴、饮食、药物伤胃,特点为食纳少思,懒言无力,渴爱热饮,胃里灼痛。 治法:清胃泻热用清胃散; 攻里通便用大承气汤; 清脾泻火用泻黄散; 养阴益胃以叶天士养胃方,香砂益胃汤。 4、肺火肺火往往发自肝木,肝木过火,火克金,肺最怕火,岁运燥火时,肺先受邪,六淫入肺,久则俱易燥,肺娇脏肝化火刑金,多用于咳嗽带血、咳血不止、鼻血、口苦咽干、燥邪入肺、烧伤津液,有干咳痰少、痰液黄浓、痰液中血六淫侵肺,有痰液热内阻者,咳唾粘稠痰、发热胸痛或痰液有脓血腥气; 肾亏、肺阴伤、虚火上炎、咳痰不止、潮热盗汗等。 肺脉细数,舌红,苔薄黄。 治法:肝泻肺抑泻白散合黛蛤散; 清燥救肺清燥救肺汤; 清热泻肺用千金芦茎叶汤; 滋阴补肺补肺阿胶汤、郑阴理劳汤。 5、肾火肾为水火之污,藏真阴育真阳,内设二火(即相火及命门火),肾之阴平阳秘)者,内设二火,精神乃治,肾阴不足者,相火旺,发生龙雷火(肝火),其特点为颊温肾补火用四神丸、金匮肾气丸、真武汤。

参考文献1,谢观. 《中华医学大辞典(上、下卷)》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2,袁钟,tour等编着. 《中医辞海上册》 :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1月3日,章真如. 《章真如医学十论》 :武汉出版社,1992年

健康的脉象术语,心理健康专业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