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友玩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曾义气一马过凉州,凉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时间:2023-01-27 10:51:56

APP永久免费入口

佛教艺术从新疆向东传播,最初和河西地区。 河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魏晋以来就在武威,即凉州。 西晋经大师竺法护,往来于河西、长安、洛阳之间,东晋中原地区名僧道安( 314—385年)将其译经称为“寝逸凉土”。 “凉州自从张轨以来,世人都信仰佛教。 四世纪中期,邺有凉州博学沙门”。 张氏在凉州东苑放置了铜像。 373年,前凉统治者张天锡带领月票人、龟兹人组织凉州翻译厂,亲自参与译经工作。 374年,道安在襄阳撰《综理众经目录》时,在其《凉土异经录》中,收凉州译经五十九部,七十九卷。 376年,前秦攻陷凉州,凉州刺史杨弘忠崇奉佛教。 此后,武威太守赵正也仰大法,忘为道。 379年至385年,道安在长安译经。 翻译场的主力竺佛念是凉州沙门,佛念洞晓梵语,是“符姚二代译者之宗”。 此时,凉州僧人多向西行求法。 明确记载的是竺道曼之去龟兹; 智严依法示西行,后渡海沉天竺,某宝云曾抵弗楼沙国,东归后东渡南渡江,《江左练梵摩多于云》在晋宋时刊于诸经昙。 四世纪末,龟兹高僧鸠摩罗什住在凉州十七年( 385-401 ),长安僧肇大老远来收工。 随后,羯宾高僧佛陀耶舍也来到婆婆家,后秦末年,耶舍还国送经和凉州诸僧给贾客。 凉州佛教源远流长,412年,泓凉的蒙森入据之前,就已有了基础。

“凉州也有佛法”。 刘宋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记蒙森《悟末,做好人》。 《高僧传》卷二《昙无谶传》中也记载“泠凉的蒙森奉大法,志在弘道”。 蒙逊子牧犍(也称为虔诚) (也注重佛教。 因此,《魏书高崇传附子谦之传》被称为“凉国盛事佛道”,高谦的撰《凉书》记载为叹渠“国寺极其强大,穷海陆之财,造者惜金碧,生民之力”。 沮渠时代向西求法的北凉僧,被著录的十余人看到,其中蒙森从弟弟沮渠京发声。 北凉译经的僧人,著作中也有十多人。 著名的中天竺沙门昙于421年抵姑,主持译场,道俗数百人参与讨论,泺渠时代的凉州成为当时中国的译经中心之一。 因此,沮渠藏经也受到当时人们的尊敬,南齐实陵文宣王肖子良撰《净住子净行法门》、其第二十六章《净重正法门》所列的敬礼对象有“沮渠国大乘十二部法藏”。 禅定、多禅僧,是北凉佛教的另一特征,此后南北禅者多受北凉影响。 禅多找僻静的地方,在水边悬崖边挖洞穴室是禅行观礼的好去处。 所以,佛教石窟的兴起多与禅僧有关。 北凉弘扬佛法,召集禅僧。 据文献记载,新疆东最早的规模较大的开窟造像,起源于沭凉蒙森在凉州南山挖掘的凉州石窟,并非偶然。 关于凉州窟像的事迹,记录在7世纪的道宣( 596-667年(撰《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

曾义气一马过凉州,凉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凉州石窟瑞像者,昔沮凉的蒙森,据晋安帝隆安元年( 397年)载凉土二十余载,陇西五凉,斯最久盛。 专攻崇福业,以国城寺塔修非云固,古往今来帝宫终于燃起熊熊大火,若有所依,效尤斯及。 又在金宝终于被破坏偷走了。 顾真山宇可以遮天蔽日,位于州里南百里,绵延至悬崖。 如果事物无法预测,就会挖掉洞穴,设置尊仪,制作石头和模具,变化万千。 有礼貌的人吓了一跳。 中土的圣僧如人等,善经,始无宁舍,远观即行,近观止便,视其面如行。 或有罗土圩之地,观其行,是否人才远,即踏地,足迹纳米,不可往来。 这样现任首相,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他这样说。

蒙森的洞穴可能是以佛像为中心的佛殿洞穴。 六世纪慧皎《高僧传》卷二《昙无谶传》记蒙森为母作丈六石像云:

伪承玄二年( 429年),蒙森济河在枹汉讨伐乞伏末年,以世子兴国为前驱,败给末军,夺取兴国。 后来乞伏失守,晚年与兴国齐名,后破吐谷浑,兴国被乱兵杀害。 约翰逊勃然大怒,说无法应对佛。 也就是说,正要斥责沙门,五十已经下令罢工了。 蒙森为母亲制作丈六石像,泪流满面,谥之为“昙无”,格言谥之,逊改悔。

这件事与道宣同在道世《法苑珠林敬佛篇观佛部感应缘》,另有详细记录:

北凉河西王沮蒙逊为母亲在山寺制作丈六石像,备受尊崇。 宋元嘉六年( 429年)遣世子兴国攻打枹汉大败,兴国死于佛氏。 鲁迅怀恨在心,命事佛无灵,摧毁塔寺,开除行人。 约翰逊去阳述山,诸僧在路边待命。 见怒,斩几人。 在首尔,士兵进庙做礼拜,这就像泪水盈眶一样,吃惊地又说。 闻至寺门,举身战悸,若有犯之,左顾右盼,如泣如诉,深自咎,登上大会,信以赴

慧皓、道世所记的“丈六石像”,与道宣所记的设在旌窟的“凉州石崖佛像”大致相同。 蒙森从张铎迁往姑姑,《资治通鉴》年东晋安帝义熙八年冬十月。 义熙八年也就是412年。 兴国败于枹罕的宋元嘉六年也就是429年。 因此,据推测,蒙森的开凿雕像是在412年到429年之间。 蒙森洞窟像的所在地,根据道宣的记载而闻名于“于州南百里”。 但7世纪以后,这里的洞穴雕像在著作中就再也看不到了。 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向达等人的老师才怀疑这是武威东南90多里的张义堡天梯山大佛寺。 1952年,甘肃冯国瑞等老师曾去调查。 1954年,史岩先生再次调查,确定那里是沭凉蒙森开辟的凉州石窟所在地,但蒙森开辟的洞穴已不存在,有可能被大地震破坏(云隋以来陇西一带平均每60年有一次大地震)。 天梯山现有石窟13个,其中编号第1窟和第4窟为北朝塔庙窟。 五十年代末,天梯建坝,甘肃文管拆除现存石窟中几个重要洞穴进行保护。 拆除过程中,这两座塔庙窟的最底层壁画最早发现于敦煌莫高窟现存早期洞穴壁画,疑似为北凉遗址。 这种怀疑是有道理的,这两个洞穴值得特别重视。

两个洞穴没有发表实测图,根据史岩老师的记录试制了第1洞穴的示意图(图1、1 )。 1洞穴宽4.78米,高5.15米。 中央有方形塔柱,塔柱基各面宽2.27米。 把塔切成三段,每面开设一个大佛龛,里面分别安置子孙,制作一个个造型的坐佛。 塔柱前面和洞室左右墙前端已坍塌,左墙残长4.48米,右墙残长更多,其所有长度已无法估算。 也无法推测这个洞穴里是否还有前室。 塔柱和洞穴的右壁上残留着一部分壁画。 第4洞窟除了切出塔柱,两层塔和壁画残留更少外,形状和配置都与第1洞窟大致相同。 这两个洞穴的挖掘时间似乎必须在蒙森建造的洞穴之后。 第一洞穴的最底层壁画。 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的一些复制品显示,供奉菩萨的自由姿态和发髻、服装造型,与酒泉、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北凉石塔基座上雕刻的供奉菩萨相似。 临摹有两个连续的化生忍冬边饰,这是早期石窟纹样的罕见例证(图1、2 )。

出酒泉、敦煌、吐鲁番的北凉石塔,目前已知有10座。 形状均为八角形基座、圆形塔身; 从其中保存较完整者可以看出,塔上雕刻着相轮和宝盖。 细节记录如下

酒泉高善穆石塔承玄元年( 428年(建设)。 高44.6,底座底径15.2厘米。 八面台座每一面都雕刻着养活人,左上端刻着八卦符号。 在圆形塔的下部刻上发愿文和《增一阿含结禁品》,共有三十六行。 塔体部(复钧)上雕刻着七坛佛像、一坛菩萨像。 佛像都穿与肩相通的服装,作禅定相,后有项光、身光。 菩萨身穿缨饰宝冠,护上身,项链、镯子、下著裙,盘腿而坐,身后是项光和“椅背”。 佛座是矮平莲座。 拱门之间,有地柱,没有地楣。 相轮上有宝盖,盖上刻有北斗七星(图2 )。

酒泉弘石塔承玄二年( 429年(建设)。 余额41,底座底径21厘米。 八面基座的雕刻与高善穆石塔相同。 塔下部刻的经文也一样,还剩23行。 塔的上部留有三架,都是佛像,服装、姿态、架式都和高善穆塔一样。 没有佛座。 圆形塔身以上的部分是佚。

酒泉德惠石塔承阳二年( 430年? )来建造。 余额34,底座底径16厘米。 八面台座雕刻供养人物,其中有武士装者; 八卦符号刻在每一面的上端; 供养人物的右侧分别刻着易卦象榜的问题。 在塔体下部刻经文与两塔相同,共有三十三行。 塔上雕刻七坛佛像。 其中四棚穿与肩相通的服装,做禅定相; 三个架子上的服装右肩,说法相似。 七佛都只有项光。 戴宝冠的一坛菩萨,护上身,垂下巽帛。 有项链、镯子、璎珞,下裙,跷二郎腿坐。 后面只有项光。 佛坐须弥座,菩萨坐藤座。 尖尖的架子上,有架子的柱子、架子的楣。 圈以上的佚。 在相轮下部的棱柱上雕刻飞天八身。

敦煌南沙山石塔的建造年代不详。 在八面基座上雕刻供养人物。 其中有穿着武士服装的人。 八卦符号刻在每一面的上端。 塔的下部雕刻着以上的各塔。 发愿文泐,行数不详。 塔身部只有佛龛中坐佛,服装姿势和架式与马杜惠塔相同。 没有佛座。 相轮三重以上之余。

酒泉白双咀石塔缘和三年( 434年(建设)。 余额46,底座底径21厘米。 在八面基座上刻上发愿文和《增一阿含结禁品》,存17行。 在塔的下部雕刻八架,在六架上禅定佛像,拥有项光、身光。 一间是足菩萨,一间是思惟像,后面两间像后面是“靠背”。 塔上部雕七坛禅定佛像,具项光、身光。 跷在地板上的菩萨有项光和“靠背”。 坐佛须弥座。 火焰之间。 塔身之上的佚。

酒泉儿石塔太缘二年( 436年(建设)。 高42.8,底座底径12厘米。 八面的基座上刻着供养人物的八体,没有八卦的符号。 塔体下部刻有发愿文和《增一阿含结禁品》,共有26行。 塔顶部雕有七坛佛像,只带体光,服饰通肩,衣领下垂排列,俱作禅定相。 另一个架子的状况不清楚。 平起平坐。 火焰之间,有架子的柱子。 相轮上的宝盖很宽。

吐鲁番宋庆石塔建造年代不详。 66厘米高。 八面的基座上刻着供养人物的八身,上端刻着八卦的符号。 塔体下部刻有经文,经文标题为《佛说十二因缘经》,共35行。 塔体部的雕刻与板式为同一路线的塔。 坐佛莲座。 圆形塔身以上。

吐鲁番小石塔的建造年代不详。 高度27.7厘米,基座底径不明。 八面基座雕刻和塔身下部的经文均与宋庆塔相同,但经文行数不详。 塔的上部雕刻着七坛佛像,形状与宋庆塔相同。 另一位脚踏坛的菩萨也作禅定相。 坐佛莲座。 火焰之间,有架子的柱子。 塔身之上的佚。

敦煌三危山石塔的建造年代不详。 高四十厘米。 八面的基座上刻着供养人物的八身,右上端刻着八卦的符号。 在塔体下部刻上发愿文和《增一阿含结禁品》,储存18行。 塔体部和吐鲁番的小石塔一样。 坐佛须弥座。 火焰之间。 宝盖上刻着莲花。

敦煌州庙石塔的建造年代不详。 余额46,基底直径48厘米。 塔的下部是一座模糊的立像,上面是《增一阿含结禁品》,更是婆罗之谜的经文。 塔上部有五坛,四坛为禅定佛像,服饰呈齐肩相通、齐领相通。 一架是交足菩萨,有“靠背”。 各壁龛雕刻着各像,现存三体,有比丘和萧交领大衣的男性供养像。 坐佛须弥座。 塔身之上的佚。

这些北凉石塔最重要的地方是可以弥补天梯山1、4两窟中已不存在的主要形象。 石塔列坛上的主像是过去七佛坐像和弥勒菩萨跷着脚的坐像,434年石塔上出现了思惟菩萨像。 佛的样子,428、429年两石塔都成为禅定相,430年石塔出现了说法相。 佛的服装,以穿肩、右肩出现得早,436年石塔出现了双襟下垂、僧人只是垂枝的服装。 早期的佛像是矮平的莲座,434年石塔出现了须弥座。 弥勒菩萨都有宝冠、支撑上身的交腿坐式,430年石塔弥勒菩萨就曾装饰璎珞。 428、429年,石塔没有地板装饰(地板楠)。 430年石塔上出现了尖拱地面,434年石塔上出现了火焰地面。 大多数石塔底座上的供养人物都刻有八卦符号; 430年,石塔在供奉人物的右侧刻上了与易卦像组合的列表。 如“干、父”、“艮、仲男”等。 最初的( 428年)石塔、宝盖顶部刻有北斗七星。 这些东方传统元素出现在北凉石塔值得注意。 魏晋佛教形象中夹杂着黄老道术的内容,应该有一定的联系。

史岩老师在记录天梯山1、4两窟的中心塔柱时表示:“每层楼的上面很宽,下面很窄。 这种样式与敦煌千佛洞略有不同。 酒泉文殊山、民乐金塔寺也有同样的发现。 ”。 酒泉殊山、肃南金塔寺、张掖蹄寺共有10多个塔庙窟。 这些塔庙窟中保存较好的早期洞穴,以肃南金塔寺东窟、西窟和文殊山前山千佛洞为例。

肃南金塔寺东窟平面宽9.7,高约6米。 洞穴中间刻着方形的中心塔柱。 目前,由于前壁坍塌,塔柱已经露出。 残深7.65米。 原无前室不详。 中心塔柱各面宽约4.5米。 基座上,每面各有三层,每层都有地板的雕像。 楼下分别开着尖头架子,架子上部有向后的水龙头。 架里弄佛坐在矮莲座上。 除壁龛两侧、北侧砌二比丘外,其馀三面均为二菩萨。 在架子的上部映出巨大的天空。 中段分别开有三个圆拱浅壁龛,内有与肩或右肩相通的坐佛,西有中壁龛坐佛为交脚式。 中间各做一个菩萨,只在北侧之间做一千佛。 上层的东、南、北三方分别制作坐佛,佛后制作半身菩萨,间隙制作千佛和菩萨,在空中飞翔。 西边只有左右在天上飞的东西。 前墙和洞口坍塌了。 左、右、后壁的残留壁画为三层,里面二层内容不详,最外层画着千佛。

肃南金塔寺西窟平面与东窟基本相同,但规模较小。 在中心塔柱的基座以上,每面各有三层,每层都有壁龛的雕像。 除了楼下没有比丘,有武士之外,几乎和东边的洞穴一样。 在中层的东、南两面中间勾肩坐佛,在西中间做思惟菩萨。 东、南、西三面两侧分别坐着菩萨像四体一样。 北侧中间盘着右腿坐在佛上,两侧上部各做两个菩萨,下部各做两个比丘坐像。 上层都塑造了千佛或菩萨。 前墙和洞口坍塌了。 左、右、后壁的残留壁画为三层,最里面的楼层上画着千佛。 洞顶上中心塔柱周围画着供养菩萨,外面画满了天空。

酒泉殊山千佛洞平面近正方形,宽3.94,深3.8,高3.6米。 在洞穴中间切开方形中心塔的柱子。 有前室,宽度与主室大致相同,深度不明。 中心塔柱每面宽两米。 基座上每面各有两层,每层都有地板的雕像。 楼下各开一个尖拱间,棚内原坐着佛,棚外两侧各做一尊菩萨。 上层与下层大致相同。 前壁中间的洞口高度为1.68,宽0.53米。 西、北两墙都留有壁画。 北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画有与肩部相通的服装千佛,下部画有与肩部或右侧相通的服装立佛十身。 在西壁的中间画了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很多人到了两个菩萨。 在阿弥陀两侧的上部画着千佛,下部画着供养人的队伍。 洞顶上围绕着中心塔的柱子画着飞天和色彩的乐天。

上述列举的三个洞穴都没有纪年的题名。 肃南金塔寺东西两窟,据董玉祥、岳邦湖等同志记载,有洞顶壁画和洞窟内塑像云。 “菩萨和飞天都是高鼻子、高肩膀、宽肩膀,其画法用朱红色线条准确简洁地勾勒出人物形象,服装部分有石绿色、浅黄、纯白等色彩,与敦煌早期壁画无共同之处。 不仅是壁画,这两个洞穴内的雕像,无论人物的形状和造型手法如何,都是自成一格的。 衣纹雕刻多采用凹凸线条和圆形线条,增加了立体感和衣服的质感。 另外,两个洞窟的造像多采用高塑的方法,有的造像靠墙壁坐着,有的则凌云飞行。” “金塔寺东、西两窟内的菩萨和飞天装饰分别有六七种。 例如,东边洞窟中心柱中的东、西、南三方各壁龛外的菩萨服饰,两者几乎不可能相同。 这些新形式的出现,将为研究我国早期石窟艺术造像面,提供新的资料。 ”。 这与敦煌莫高窟现存的早期洞穴绘画有所不同。 他们画酒泉文殊山前山千佛洞的壁画云,说:“佛和菩萨的脸像都是体格高大,具有早期作品的特征。 布局简明扼要。 颜色以土红、棕、石绿、纯白、蓝、黑等几种颜料为主。 其画法的特点是:先用土红白描出人物的基本形象,再用深粗的线条在脸部和肢体边缘画出轮廓,再用红线、黑线画好造型后,用鲜艳深色涂上其裙子、围巾等装饰。 裙子的图案除了用黑线描绘外,还在其边缘使用了比底色更深的颜色,晕染清晰,增加强烈的体积感。 它与新疆克孜勒苏千佛洞、敦煌272、275、254、259等早期窟内壁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似乎也有人认为文殊山前山千佛洞早于敦煌莫高窟现存的早期洞穴。 值得注意的是,千佛洞阿弥陀佛、观世音,是敦煌莫高窟现存早期洞窟中所没有的题材,但这一题材在刘家峡市炳灵寺的西秦地面像中,却以不同的译名——“无量寿佛”出现。 我认为敦煌莫高窟早期洞穴现存的年代,以维持北魏时期的旧说为稳妥。 因此,早于敦煌莫高窟现存早期洞窟的这三座塔庙窟的开凿,可能来自北凉时期; 或北凉死后,这里沿袭凉州佛教艺术系统开凿。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三座塔庙窟都应该是思考凉州风格的重要参考对象,不容置疑。

综合武威天梯山1、4两窟、酒泉敦煌吐鲁番提出的北凉石塔和肃南金塔寺、酒泉文殊山前山三座石窟资料,初步认为我国新疆东部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模式——凉州模式,其内容大致可包括:

1、有大雕像的佛殿窟,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平面的塔庙窟。 塔庙窟内的中心塔柱,每层宽,下窄,部分方形塔庙窟设有前室,如酒泉文殊山前山千佛洞。

2、主要佛像为释迦牟尼佛、交足菩萨佩戴的弥勒。 其次是佛装弥勒、思惟菩萨和酒泉文殊山前山千佛洞出现的十佛(十方佛)、阿弥陀佛三尊。 以上各像,除了成组的十佛是立像外,都是坐佛。

3、洞窟墙主要画千佛。 酒泉殊山前山千佛洞中现说图、左壁说图的主像是阿弥陀三尊; 墙壁的下部出现了供养者的队伍。

4、饰边图案有两种连续式化生忍冬。

5、佛和菩萨脸浑圆,多目细长型,深目高鼻,身体壮实。 菩萨,飞天姿态多样,造型生动。 飞翔的身体很大。

靠近凉州的早期佛教遗迹中,还有刘家峡市的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第169窟的第六个架子上,发现了西秦建弘元年( 420年)的题目和“国大禅师昙摩毘之像”的题目,发现这里的第一个架子像起源于西秦。 西秦411年迁都枹汉。 也就是说,现在是临夏。 炳灵寺位于枹汉以北约八十里,故名唐述山,《水经注河水》记其云。

随时见神还人,戴上鸿衣羽裳之士,打磨饵食之夫的耳朵。 俗人不悟其仙者,谓神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曰唐述山,指其密室之居,曰唐述窟。 其怀道玄宗之士,皮冠净发之徒也去托栖焉。

西秦禅师选择此处制作棚像,正是取其幽密,方便禅行。 《高僧传》卷11,《玄高传》云:

(西秦乞伏)炮笼横跨陇西,西接凉土,外国禅师昙无谟(或上述昙摩毘——引导者)来到该国,带领学生站立,训诫禅道。

此外,我还记得关中禅僧玄高也被乞伏炽笼子尊崇。

尊(玄高)为国师,河南(指西秦——引导者)化毕,入凉土,灰心与蒙森深敬。

从西秦高僧来凉州、往凉州来看,可以看出西秦佛教与凉州关系密切。 另外,西秦与炳灵建龛( 420—431年)、北凉凉凉蒙逊在凉州南山旁窟安置佛像( 412-428年)相近,因此参考炳灵西秦龛,推测凉州石窟可能不会有太大的误会

炳灵寺的西秦主要有与一窟相通的肩立佛一身和169窟中的几个棚像。 两个洞穴都利用了天然的洞穴,没有挖开悬崖打开洞穴。 现将上述两窟西秦及晚于西秦的重要龛像分为两期,简述如下。

第一期( 420年或以后) ) ) ) ) ) ) ) ) ) ) )第一期( 420年或以后) ) ) ) ) )第一期( 420年或以后) ) ) ) ) )第一期) ) 652 )

洞穴货架号169:6平面横长长方形货架。 佛龛中仿禅定坐佛和二菩萨,标题为“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得志菩萨”。 在右墙上画十方佛,下面画“弥勒菩萨”的立像。 在弥勒的右边画着“释迦牟尼”的立像,像下面有供养者的队伍。 释迦立像的右上角是建弘元年( 420年)的题名,共有二十四行。 题记下有供养人两行,上行第一个题目是“国大禅师昙摩毘之像”,之后供养人的题目是“乞伏罡集之像”。

洞穴地板编号1悬崖的凹陷中形成了肩膀的立像。 现存的二菩萨是明代的雕像。

窟号169:7贴崖原塑二立佛,现在左侧通过肩膀立佛体。 下面的壁画是八铺席,上面写着“立佛二”、“并佛二菩萨”、“并佛一”、“并佛二菩萨”、“无量寿佛”、“维摩诘之像”和“侍者像”、“并佛一”、“释迦佛” “多宝佛”左下方的壁画多为右衲说坐佛、二菩萨、胡人供养像一座,店左上端为后补绘的交脚菩萨坐像。

窟号169:9-11贴崖作三立佛,右肩,与肩相通。 左下方的壁画多铺着,有右衢坐佛和菩萨,通过肩膀禅定坐佛。

窟号169:17西壁贴崖原模仿一佛、二菩萨,右侧菩萨现存。 右下角有思惟菩萨像。

窟号169:18在西墙上悬崖靠右立佛。

二期(比一期晚) )。

窟号169:22崖原塑右衢立佛及二菩萨,今右侧菩萨佚。

窟号169? 第22位架子上,崖原塑通肩禅定坐佛七,现存五身。

洞穴货架号169:3平面横长长方形货架。 地板上一定坐着佛一,右边坐着菩萨,左边坐着力士。 佛的上端有一幅飞天壁画。

综上所述,西秦在炳灵还没有挖洞的做法,除了贴崖作画外,要做一个长方形平面呈开放状的浅架子。 架子的布置都是以一户为单位,各家之间没有联系,这显然比几个单位系统组合的洞穴设计更为原始。 第一期各单位主要佛像有释迦牟尼佛坐像、立像、二立佛、三立佛和无量寿佛,其次有十方佛、弥勒菩萨立像和思惟菩萨像,以及与众不同的维摩诘卧榻、供仕像和释迦多宝相对坐像等。 第二期出现了由七佛、交脚菩萨坐像和一菩萨一力士组成的胁侍像。 后者的胁侍群体见于肃南金塔寺东窟、西窟和敦煌莫高窟现存早期洞穴之一的257窟。 而且,这个胁侍组合位于炳灵二期最晚的架子雕像中。 看来,炳灵第一期的间像肯定比肃南金塔寺、酒泉文殊山前山千佛洞早。 因此,我认为凉州风格似乎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可以参考初期残留在天梯山的遗迹、酒泉等地出土的北凉石塔和炳灵二期的间像。 炳灵二期坛像中最晚的是169窟第三坛这样的时间,到了凉州式的尾声。

凉州系统窟的造像大多来源于当今新疆地区。 凉州控制西域由来已久,西晋末年、中原战乱,四世纪中期,塔里木盆地北端的龟兹和南端的于田,这两个西域重要的佛教据点都为李姑朝贡。 384年,前秦吕光一度攻占龟兹后,经龟兹东来凉州,从凉州西来龟兹的僧人越来越多,东来凉州的著名高僧有鸠摩罗什、佛陀耶舍、昙无現、昙摩蜜多; 去西龟兹的是僧纯、昙充、竺道曼。 此时,凉州佛教也与于田关系密切。 大约在三四世纪,凉州道人就在田城写了汉译《时非时经》。 后来阴天去凉州后,亲自去田里求《涅槃中分》,沮丧的蒙森从弟弟安阳侯京声那里也去田里取经。 此外,凉州僧宝云、僧表、惠栾西去田,智猛、昙回公元龟兹,田后东回凉州。 据文献记载,北凉僧去田者有昙学、威德等8人。 当时,龟兹盛小乘,在田里学大乘; 龟兹挖了石窟,在田盛建了塔寺。 这两个系统的佛教及其艺术,在新疆东部首先融合到凉州地区。 上述凉州式窟的造像真实地反映了这一事实。 沮蒙森将丈六大型佛像安置在石窟中,炳灵应该与崖壁、天梯、肃南金塔寺、酒泉文殊山前山千佛洞等地的大方形或长方形塔庙窟相关。 北凉石塔与凉州系统各洞窟之间的释迦牟尼佛、交足弥勒、思惟菩萨等也见于龟兹石窟。 文殊山前山千佛洞内壁面上下分段的布置和在中部以下墙面上画供养者队伍的做法也常见于龟兹石窟。 值得注意的是凉州模式保存较完整的墙面——肃南金塔寺东窟中心塔柱西布置。 下层坐佛,上为交足弥勒一系列塑像,与拜城克孜石窟第80窟中心塔柱正面设计极为相似。 文殊山前山千佛洞中心塔柱间外、洞顶画影绘画的大型飞天,前者多见于龟兹大像窟,后者在大部分雕像被破坏的龟兹石窟中,尚无可比资料,但在龟兹西南境外今巴楚东北的脱库孜萨来依发现的佛寺遗址,却出土了内容丰富的影像炳灵寺和文殊山所描绘的立佛列像,既可以在龟兹石窟中看到,也可以在时间稍晚的和田拉巴克塔院遗迹中看到。 金塔寺、文殊山的壁画上画着千佛。 千佛虽然在龟兹石窟流行很晚,但却是在田寺院流行的形象。 另外,文殊山画的阿弥陀佛和炳灵寺的无量寿、释迦多宝、维摩诘等形像,现在看不出田里有同样的遗迹,但都来自大乘佛经,在田里可以找到有关情况。 和田、丹丹、乌里克、阿克托尔克斯等寺院遗迹中莲的化生像很多。 从“随莲花化生,伉生从九品业,化于莲花中,能死于极乐世界”的信仰来看,田里曾流行过《无量寿经》或《阿弥陀经》。 三世纪末,于田沙门直祇多罗译《维摩诘经》; 约八世纪祥公所编的《法华经传记》卷一引《西域志》记:“从前于田王宫有《法华》梵本六千五百偈”,田中有“东南两千里有国名拘拘榛国”。 ……王宫里也有…… 《法华》、《大涅槃》等五部经典,是十大偈。 ……又东南二十余里,山高而艰,峰有石窟,口狡(狭)内幅,其中…… 《法华》均为十二台,均为十万倜。 法在传,防在守掌。 ”看来,凉州系统石窟中的大乘形像,应该与于田及其东方有着密切的关系。 凉州系统的大乘形象,最东边的炳灵寺最为突出。 这一点,被认为也与当时的长安佛教有关。 四世纪末、五世纪初,也就是沮渠佛教繁盛之前,东方佛教盛行于关中。 402年鸠摩罗什在长安翻译《无量寿经》、《贤劫经》; 406年,重新翻译了《法华》、《维摩》,并评论为《维摩》。

罗什译经时,广泛聚集四方义学研究者,达三千人,其高徒道融、昙影、慧观分别注释为《法华》,僧肇、道融、道生分别注释为《维摩》,故当时长安为《法华》 如果这样的推测没有很大的差异的话,靠近长安的炳灵窟之间出现很多大乘的图像,除了西边的于田和东边的影响之外,很有可能比凉州系统的其他石窟受到东边长安的影响更多。 关于五世纪前期长安佛教及其造像,既有向西影响凉州的迹象,也有南下影响南方的文献记载,这个有趣的问题超出了本文探讨凉州模式的范围,将另文讨论。

(来源:丝绸之路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