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友玩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要塞十字军东征2

时间:2023-02-01 16:57:00

用简洁明了的文章表达十字军确实很难。 因为内容太多,一个事件是单个事件,相互交错展开。 宗教、帝国、王国、拜占庭、突厥、阿拉伯交织在一起,如果站在上帝的立场上,写得平淡就容易成为厚厚的书。 要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快速获取历史知识,清晰抓住历史主干,就必须一语道破拜占庭帝国衰落等大事,破除一切对历史潮流不起决定性作用的小事。 并通过因果安排重要历史进程,做到简明扼要、主题明快、条理清晰。

欧洲中世纪十字军东征,要塞十字军东征2

首先来看看当时的历史背景吧。 从古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西罗马帝国在短短的81年间就被日耳曼人的诸部落“分区占领”。 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帝国后来也一分为三,欧洲封建制度确立,分裂的欧洲王国集团受罗马教皇统一思想的支配,处于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 东罗马帝国是一个延续千年的超级帝国,但“罗马帝国”这个“商标”在古罗马灭亡后一直被各方争相注册,欧洲人认为从法兰克分裂出来的东法兰克,后来发展起来的神圣罗马帝国才是古罗马的继承者,希望我们能够拜占庭是古希腊时期的一个城市名称,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欧洲人用拜占庭这个名字来称呼东罗马。 之后的十字军也大多在拜占庭的区域内战斗。

整理一下东西方双方的关系,就可以清楚以后的事情了。 公元11世纪,千年帝国拜占庭到了没落的时期。 这个“胖子”本来很重很大,但没落后,北部被斯拉夫人夺走,东部被波斯人夺走,南部被阿拉伯人夺走,拜占庭与小亚细亚半岛及其周边的中心地带,是唯一没有惹怒他的西方邻居——欧洲中世纪各基督教国家在漏雨连夜的过程中,从东方来了另一个强大的敌人——突厥。 拜占廷原本与中国古代的君主集权制度相似,但这次他不得不从西方引进封建制度,分领主后又重新组织军队暂时忍受突厥人。

公元7世纪,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被阿拉伯人占领,但当时的人们并没有阻止从西方来朝圣的基督徒。 不仅如此,通过朝圣的途径把基督教和阿拉伯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双方的贸易迅速发展。

但400年后,土耳其人征服了拜占庭帝国,占领了除首都君士坦丁堡外的整个小亚细亚半岛和今天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耶路撒冷落入土耳其人之手。 后来,当突厥人准备向君士坦丁堡发动总攻击时,吓坏了的拜占庭皇帝急忙向罗马教皇请求援助。

当时的教皇是沃尔班二世,他同意救援。 理由有两个。 另一方面,假设有一个一直很坚强、很富裕的大上司,有一天突然向其他公司抢走了公司的业务,他自己请求帮助他。 这个时候,心中一定有自己是救世主的感觉。 另一方面,圣城耶路撒冷被突厥人占领,必须夺回。 于是教皇立即在法国召开会议,呼吁整个基督教世界去东方夺回“主墓”。 他还承诺,所有参与者都可以赎罪,为此牺牲者可以灵魂进入天堂。 请不要认为这是一句空话。 在黑暗迷信的欧洲中世纪,这已经是最有吸引力的奖项了。

当时欧洲大部分人都是基督徒,各国从国王到平民都积极应对。 他们穿着白色军服,上面有象征各种颜色基督教的十字标志。 因此,又称十字军,此后十字军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共组织了8次东征,子孙统称为——十字军。 当时被称为圣战。 教皇和国王们都有扩张领土的野心,因为对于当时的中下层骑士和农民士兵来说,这次战争完全是“为主而战”。 也是圣战一词的最初来源。

响应速度最快的是“敢死队”。 他们之所以说是敢死队,是因为组织太仓促,低估了敌人的实力。 法国和德国的农民中总共有近6万人,在当时善于演说的修道士皮埃尔的带领下,这么仓促地出发了。 他们装备简陋,衣服破旧,被称为穷汉十字军。 这支军队中途以乞讨和抢劫为生,但一到那里就被突厥毁灭了。

此后,由三国组织的真正十字军,是正规军,主要由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骑士们组成,总数只有贫汉十字军的一半,约3万多人。 但是他们到了那里,占领了耶路撒冷,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留下了圣殿骑士团和医疗骑士团保卫了这个新王国。

但是,之后土耳其人反击,把十字军占领的土地一个个吃掉了回去。 法国国王和德国皇帝亲自出马,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爆发。 双王率领的队伍彻底打败了突厥,但螳螂捕蝉的黄雀后,此时埃及萨拉丁正在崛起,他率领的阿拉伯军队打败了十字军,吞并了耶路撒冷王国。

东征对西方人来说越来势汹汹,双王不行就成三王。 公元1189年,德皇“红胡子”、教皇腓力、英王“狮心王”一起带队出发,德皇经陆路横穿小亚细亚,英法从海上直接到达巴勒斯坦地区。 结果,德皇在过河时淹死了。 法王占领阿克港后马上回家; 英王继续战斗和占领塞浦路斯,建立了塞浦路斯王国,但临回家前觉得反正保护不了,就把塞浦路斯卖给了耶路撒冷王国。 可以说,这次东征不分胜负,西方没有新进展,耶路撒冷王国仍然掌握在埃及苏丹手中,战累双方决定讲和停战,苏丹同意让基督教信徒通过自己的领土前往耶路撒冷朝圣。

经过三次战乱后,名义上西方帮助拜占庭敌人,突厥打阿拉伯人,但谁也没有想过拜占庭的感受。 十字军占领的土地从未归还给拜占庭,现在的许多领土被埃及苏丹吞并,拜占庭乱得一团糟。

说到这里,战争应该会结束,但西方对东征的热情并没有减退,而是为了能去做礼拜而战。 教皇借此扩大了其他世界也想纳入基督教管辖体系的想法,并于1202年组织了第四次东征。 这次打算“直击黄龙”,穿越地中海打阿拉伯人的总部埃及。 但跨海战斗需要船只,当时拥有大量船只的只有威尼斯商人。 教皇来请他们帮忙运输军队,但威尼斯商人与埃及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利润非常丰厚,肯定不希望十字军消灭埃及。 另外,直接拒绝也不好。 于是喊了声天价运费。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是十字军知难而退,放弃攻打埃及。 二是游手好闲的辛辣十字军像上次一样继续从陆上东征,去打君士坦丁堡。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顺路上消除威尼斯的商业竞争对手,破烂不堪的拜占庭。 果然,十字军改变了想法,决定合并拜占庭。 千年来从未被占领过的君士坦丁堡在内外交困的时候被十字军攻占,千年古城被十字军烧毁掠夺,烧毁。 十字军以这里为据点建立了拉丁帝国。 57年后,残存的拜占庭势力再次夺回了他们的首都。

第五次东征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打败埃及苏丹,夺回耶路撒冷。 最初正值当时的苏丹去世,十字军东征取得了初步胜利,发射到开罗时,还是失败了。 随着前四次占领地的获得和战斗中对阿拉伯人力量的匮乏,西方国家的意志开始消沉。 在这第五次出征之前,教皇的动员工作已经很困难。 此后,英法德各自去打,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几个国王一起出征的场面了。

1228年,德皇帅军进行了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埃及苏丹也在此时陷入了内外交困境。 于是与德皇达成协议,将耶路撒冷交给德皇。 协商期限为10年,10年后德皇需要将耶路撒冷再次归还苏丹。 但是过期没有归还,双方再次开始战斗,十字军失败,耶路撒冷返回埃及苏丹。

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又看不下去,带队发动了第七次十字军东征。 结果去了就成了俘虏,法国王室花了很多钱把它赎了回来。 路易九世回国后,决心雪耻,帅气的军队又开始了第八次东征。 结果从非洲上岸就染上了传染病,死在路上。 他的儿子下令赶紧撤退,东征又失败了。

史学界普遍认为十字军东征共有8次,但实际上第9次确实只是一个小插曲。 英国王子帅军去北非救助法王,结果去的时候法王已经去世,法军正在溃逃。 于是英国王子与敌军签订了停战协定。 威风凛凛的十字军东征完全结束了。

后几次十字军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在这里打那里,你会发现自己筋疲力尽了。 从那以后,教皇喉咙里的叫喊再也无法召集应答者,持续了176年的十字军终于以失败告终。

东征运动对欧洲、中东、北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纵观整个过程,不难发现每次东征都只是贪婪的驱使。 如果是为了朝圣,谈判解决争端无疑是首要选择; 既然付诸武力,就算真的打也打不过人; 好不容易打成平局的时候也不能白打。 在头几轮占领的领土全部丧失,自己无法再战之前,不得不收手。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每次开始东征,理由都很冠冕堂皇,实际上教会是想扩张基督教世界。各贵族领主想借此占领新领土的个别国王想借此提高国内声誉,维护王位的英法德这样的大国国王,自己才是基督教世界的世俗指导战争性质从表面的“宗教拥护运动”变成了侵略战争,这一点从攻击同盟国拜占庭、放火焚烧君士坦丁堡的瞬间就清楚了。

连续的东征给西亚地中海沿岸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彻底激化了基督教与周围其他世界的矛盾,形成了“世仇”。 欧洲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宗教的影响力开始衰退。 十字军的有利之处只有两个。 一个是以拜占庭衰落为契机变得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一百八十年后完全毁灭了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二是威尼斯商人大量发放战争资金,商人阶层的兴起使意大利北部的城邦迅速成长,后来独立成为城邦共和国。 城市的成长和自治还促进了大学的诞生,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推动了引导欧洲走出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