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1 02:23:48
一次传奇般的寻宝之旅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首在四川地区流传三百多年的歌谣,说的是明末起义军首领张献忠兵败后将大批宝藏沉入岷江河道的传说。百年来,人们对“江口沉银”的真实性莫衷一是,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发现,破解了“江口沉银”的历史之谜。2021年12月26日——2022年4月5日,“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古镇岷江河道内,是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与南明将领杨展于1646年发生江口之战的古代战场遗址。展出文物记录的时代、地域跨度之大实属罕见,不但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还打开了一部了解明代历史的百科全书。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水文物五万余件,包括诸多与张献忠大西政权、古战场以及明代中晚期历史相关的文物。展览精选遗址发掘的金银册、金银货币、金银首饰、日用器皿、武器等各类文物500件套,深入揭示明代中晚期和大西政权的社会、经济、军事等面貌。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发掘,采用“围堰筑堤,滩涂考古”的方法,是中国考古工作者运用新方法、新科技在内水区域开展考古发掘的全新尝试。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明崇祯十六年(1643),是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现的核心文物,对考证遗址年代的性质极为关键。
“西王赏功”金币,大西政权(1644-1626),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水。
篙杆头,明(1368-1644),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水。篙杆,撑船工具。出水时附着鹅卵石、细砂石。内残留木质结构。
大西政权“潼川府经历司印”,大西大顺二年(1645年)。
册封金册,大西政权(1644-1646);册封金册,大西大顺二年(1645)。
灌县“粮银”五十两银锭,大西大顺元年(1644)。
铁蒺藜,明(1368-1644)。在古代战争中,将铁蒺藜撒布在地,用以迟滞敌军行动。
《蜀龟鉴》,(清)刘景伯撰,清宣统三年裴氏刻本。该书共七卷,主要叙述了明末张献忠率军进入四川后发生的一系列的重大事件。
“蜀世子宝”金印(复制品),明(1368-1644)。该印是中国首次发现的明代藩王世子金宝实物。
册封荣恭王朱载墐妃金册,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
长沙府“岁供王府”五十两金锭,明天启元年(1621)。这是长沙府上供藩王府的岁供黄金,为已知明代金锭中的最大锭型,存世稀少。
银板,明(1638-1644),半圆形,弯曲上翘或不规则几何形,切割成方形风格状。
金板,明(1368-1644)。金块,明(1368-1644)。
金条,明(1368-1644)。
金锭,明(1368-1644)。
花头银簪,明(1368-1644)。簪头为菊抱珠,顶部嵌一粒白色珍珠,与簪脚间接一段累珠细颈,其下为瓜叶与一小节瓜棱状凸起,接棱锥状的簪脚,簪脚微弯曲。
带扣,明(1368-1644)。此组带扣以金银、银鎏金质地为主,中间圆环上以U形带扣挂套两个圭形扣饰,扣饰之为方形,表面绘刻花卉纹、麒麟纹、龙纹等,并以铆钉扣死。
白釉铁彩花卉纹小罐,元(1271-1368)。
白釉梅瓶,元(1271-1368)。
白釉大碗,元(1271-1368)。白釉盘,元(1271-1368)。
白釉铁彩龙凤纹罐,元(1271-1368)。
金带銙,明(1368-1644)。圆形,正面镂空夔龙纹,两端有一地穿孔,一端有系,系上有两圆环。
叶形金扣、金牌饰、瑞兽纹金扣(1368-1644)。
金帽顶明(1368-1644),顶部为瓜蒂状,接一圈镂空钱纹,上下均装饰有瓜叶状宝顶,最后接底座,相接处一圈叶纹,底座素面,边缘起伏状三角形,上凹有穿孔。
花卉纹银镜,明(1368-1644)。圆形钮,珍珠地,菊花纹。
金帽顶,明(1368-1644)。已被压扁折叠。依稀可辨有一圈折丝状瓜棱纹,底座为花瓣状,其中一组为灵芝纹,花瓣相连处有穿孔。
掐丝金耳坠,明(1368-1644)。
传奇寻宝之旅
文字来源于辽宁日报,图片皆由张鹰拍摄,禁止转载。
以上就是柠檬友玩小编为你搜集整理关于一次传奇般的寻宝之旅!辽博“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的全部内容,请下载柠檬友玩盒子,获取更多好玩的游戏(本文编辑:小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