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7:21:01
中国小康网络垄断专集
文| 《小康》 中国小康网记者刘彦华
图/TUCHONG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从2011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到2035年建设文化强国,24年的宏伟蓝图,不断向世界展示我国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资源。 如何盘活文物和文化遗产,推动我国从文物资源大国走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如今,这个不可避免的时代命题摆在人们面前。
“数字技术逐渐成为新常态下激活和创新文化遗产的新动能。 ”
“一方面向传统要资源,一方面向现代要技术,创新数字人文,赋予文化遗产更多传承活力。 ”
“文化遗产拥抱数字化可以跨越时空壁垒,让文化遗产永葆青春,让文化故事传唱永恒,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
……
当前,我国正在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以大数据、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蓬勃发展,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深刻变革。 传统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也通过数字化技术敲开了大门,获得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古文明
2019年,让世界悲伤的大火。
巴黎圣母院,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法国的重要象征,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哥特式大教堂建于1163年,建于1345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但是,2019年4月15日,持续了将近15个小时的大火毁了它。
一瞬间,大文豪雨果在不朽名作《巴黎圣母院》中发出的喊声,让我们在期待新的纪念建筑的同时,保存古老的纪念建筑,无论建筑艺术的未来如何,都显得格外聋子。
如何让传世文物以现在的样子在历史中不断前进,让未来的人们和今天的我们一样追念先辈们创造的灿烂文明?
文物保护者的回答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作文物的数字文件,让文物在二进制世界中获得“永生”。
这也是巴黎圣母院被大火摧毁后唯一能安慰的一点。 艺术历史学家和历史建模家安德鲁塔龙于2015年对巴黎圣母院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除了制作了该建筑物的数字文件外,谷歌arts culture也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合作,将展馆和文物以虚拟形式登载在网上另据媒体报道,参与《刺客信条:大革命》游戏制作的人们为了制作实际的游戏背景,花了两年时间恢复了巴黎圣母院的外观。 “外表所有的石头”。
历史学家和游戏制作者共同进行了巴黎圣母院的精准数字复原,现已成为修复巴黎圣母院的重要参考资料。
其实,这不仅仅是巴黎圣母院。 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教授李志荣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文物都是劫后余生。 无视其他各种破坏,还有另一种最终的不可抗力,即时间。 不仅文化财产的主体受到威胁,承载的信息也经常在变化。 如果人们不记录,文物下一秒可能永远消失。
在我国,数字化也成为保护文物的有力手段。
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和有序利用。 2016年,数字敦煌资料库上线,敦煌石窟高清影像和全景漫游首次向全球免费共享。
敦煌千里之外的鞑靼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圣地,是巨大的藏汉结合建筑群,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具有民族和宗教的鲜明特色。 但由于地质原因,这些古建筑需要数字化保护。
2019年巴黎圣母院火灾发生后不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08所航天创智团队与青海师范大学签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合作协议,作为国家文物局专业“古建筑数字化建模研究”的子项目,航空倾斜拍摄技术和图像处理算法首次对古建筑藏式风格元素的提取,实现了塔尔寺9300多个古建筑群的数字化归档、管理。
浙江大学“文物方舟”团队行动更快。 该团队成立于2012年,后成为“文物数字化保护”研究团队,扩大招商范围,吸纳计算机学院、设计专业等领域具有文物兴趣的学生,实现多学科深度融合,近10年内申请多项专利在石窟、壁画、墓葬、寺庙等都是他们采集和复制的对象中,云冈石窟第12窟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制作的可移动3D打印石窟。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不仅有利于文物的保存,也有利于文物的“看病”。 例如,敦煌壁画剥落严重时,腾讯多媒体实验室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深入学习敦煌壁画病害数据,形成一系列自动识别并添加图示的算法,构建了高效的AI壁画病害识别工具,有效提高了修复速度。 例如,静静地矗立在雪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其建筑物主体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测斜仪、应变仪、位移仪等传感器,可连续24小时获取环境温度、裂缝宽度、倾角的细微变化,为文物保护单位和科研机构提供依据
我国是文物大国,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结果,仅在全国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就有766722处。 近年来,国务院连发多部文件对新时期文物工作改革和创新提出明确要求,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预防性保护已成为业界共识。
“活”文化财产
“让博物馆收藏的文化财产、广袤大地上陈列的遗产、古籍上的文字活用。 “活”三个字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7年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采取多项措施盘活文物。 坚持保护为主,保护和用活相结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拓宽文物合理适度利用有效渠道,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历史,讲文化财产,讲中国故事,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进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网络中华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将科技创新首次写成专题,设置专门章节,为提高文物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全链条”布局。 提出了“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推进博物馆藏品数字化”“推进博物馆在线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提供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文化旅游服务”等诸多建议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线上线下融合交流,实现文化立体覆盖
“活出文物是当今文物保护的核心,但数字化是为了让文物接近更多的人。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强调,数字技术是工具,不是最终目的,数字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惠及人民现实生活。 数字思想也不是单纯的应用技术和单纯的数字生产群,而是根据人们不断变化的现实需求而更新。
近年来,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呈现出一些新现象。
——加快数据资源规模化、集成化进程。 故宫于2019年7月开发完成数字文物库项目,首次推出官方网站服务,一次性发布5万件文物产品的高清晰图片,实现了博物馆从管理数字资源向服务的理念转变。 目前,故宫数字文物库已对外发布8.3万多件文物高清数字影像及相关信息,并持续定期扩大文物影像发布数量。 敦煌研究院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数字敦煌”构想,至今已将30个洞穴、4430平方米壁画全面数字化。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提高。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阵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技知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受疫情影响,近两年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明显加快,通过丰富的数字技术手段,将其他媒体形式引入博物馆,打造出丰富多彩的“云上展”“云直播”等数字化产品,而且AR、 在国家博物馆近日发起的“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中,一些热门博物馆吸引了数百万观众。
——红色革命文化数字内容供给能力增强。 近年来,各地政府一方面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提高红色文化传播力,另一方面通过5D、VR、AR等数字化手段,通过技术手段还原再现红色文化资源中被破坏、消失的红色革命历史遗迹、伟人故里、红色史料等,将革命历史时期的具体调动人们体验的积极性,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体验性和趣味性,一方面是红色文化数字化变革的生动体现,另一方面,利用微信、微博等数字媒体,以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制作和传播红色资源。
——文化消费新场景不断“解锁”。 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和端午特别节目《洛神水赋》以及后来的《中秋奇妙游》、今年的《端午奇妙游》等多档应用数字技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节目,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消费市场
大势所趋
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带来了新的机遇。 首先,数字扫描和保存为文化遗产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宝贵资料,有助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保护、研究和传承。 其次,数字化拓展了文化遗产展示方式,使其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传播和科普功能。 再次,数字化对开的产品和文化产业具有促进作用。
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正在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认为,在数字时代和瘟疫下,人们必须以更长远的眼光,重新审视博物馆的定位和使命,深入阐释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赋予文化遗产新活力,回答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时代命题。
如何让数字文物更具吸引力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一位视觉公司的专家直言,当数字文物只描述文物时,历史意义会稍微减少一些,当数字文物与人文故事相连时,会有更好的理解度。 因此,与文物相关的人物故事是核心。 至于数字文物保护是倾向于复辟历史,还是倾向于艺术创作,主要看文物部门的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历史遗存,还是让更多的人看到和传承这些历史文物。
“当前前沿科技与文化遗产深度融合的核心痛点是数据关联、创造性转化和相互体验三个方面的核心问题。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季铁分析,从国外看,“谷歌艺术与文化”、“走向国家珍藏”、“欧洲文化图书馆”等项目都是智能技术参与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实践。 国内也是,各种各样的资源,在内容的可到达性(数据的关联和可视化),状况的可到达性)数字叙事和体验的可到达性),相互作用的可到达性)分散式参与和知识创新) 3个层面,实现了从文化数据到信息、知识、智慧的高度化他强调,文化遗产资源除了欣赏以外,还需要更好的对话方式、工具和平台,以实现数据的再现和智能转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科技方向教授费俊则认为,文化遗产数字化是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建立受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交流接口和超级用户体验,提高文化遗产的公共可达性、生存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 文化遗产数字演绎的三个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数字文博、数字文创和数字文旅。 在他看来,“文化遗产数字演绎”的核心方法论强调根据不同文化遗产的特定属性及其应用场景的特殊性形成独特而相关的演绎方式。 科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有找到文化遗产翻译的有效方法和应用场景,创作的作品和产品才能产生广泛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地诉说着过去,而且深刻地影响着现在和未来。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作为人类文明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和科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冲突,文化遗产保护在利用数字化向全世界提出新命题时,给了我们审视现在和未来的机会。 科技企业运用有界技术重塑无界文化,在面对“文化保护”全球共同使命时,正以“科技向善”的力量一步步推进文化传播进程。
( 《小康》 )中国小康网独家专集)。
这篇文章刊登在《小康》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