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友玩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一千年前,洛阳的一场大火毁掉了一些传世珍宝。

时间:2022-12-12 08:31:01

APP永久免费入口

据《人民日报》报道,11月21日,河南省安阳市一企业发生火灾,造成38人死亡,2人受伤。 同样在河南省,700多年前的洛阳也发生了冲天的大火。

据《宋史》记载:“晋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 嫌疑人张华有乱,先固守,后救援。 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夫子履、汉高斩白蛇剑和二百万器械,一时挥尽。 ”

一千年前,洛阳的一场大火毁掉了一些传世珍宝。

西晋惠帝年间,也就是公元295年10月,西晋朝廷设在洛阳的武库突然起火。 当时,理所当然的张华因涉嫌故意纵火,按兵不动,直到查明起火原因,组织人员才全力灭火。 但由于未能及时救援,加上当时狂风大作,武库中的王莽头、孔子鞋、刘邦斩蛇剑,以及可供武装200万人的兵器铠甲和其他武器装备全部被毁。 《宋书》作者沈约认为,这场大火预示着“冢嗣倾,社稷消失”——晋朝即将死去。 后来,当事人张华和阎纂等人也认为,这场武库大火,把氡、羌族、祭品、匈奴等“五胡”推翻了。 为什么沈约和张华等人认为,这场大火导致了晋朝的灭亡,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首先,盘点一下在火灾中破坏的很多宝物吧。

第一个是王莽头。 王莽被司马迁和班固定义为汉朝最大的乱臣贼子。 西汉末年,也就是公元8年12月,装孙、伪装多年的王莽终于撕下假面具,篡夺汉朝建立了新朝。 新的早晨果然变了样。 王莽一上任,脑洞大开,勇于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全方位、全天候、无死角的新政。 这些措施过于超前或大大超过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再加上地震、蝗虫、旱灾、瘟疫、黄河决口等天灾人祸频繁,王莽治理的公元二十三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王朝灭亡新朝灭亡后,王莽头被涂上油漆,代替新朝收藏在东汉武库。 王莽原是乱臣贼子,头子算不上国宝,光武帝刘秀创立东汉后,为“庶为戒,以示将来”,立下武功,抑止不规矩,将王莽头子藏于武库。 东汉灭亡后,王莽的头颅又被曹魏政权代替东汉作为宝物收藏。 曹魏灭亡后,王莽的脑袋又掉进了西晋武库。 这样,已经将近300年了。 一个活了300年的物件,即使是一只臭袜子也能成为文化财产的宝物。 所以,王莽的脑袋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国宝。

二是孔子的鞋。 是孔子穿的鞋。 据司马迁所著《史记》,孔子的“海拔”有一米九的余地。 这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绝对是无可争辩的长巨人。 由此可以推测,孔子一只脚和脚上穿的鞋也是绝对足够的。 因此,收藏这样的鞋不能说有美学、考古和文物价值。 除此之外,这双鞋承载着很多文化内涵。 (史载)孔子被鲁定公罢免后,穿着这双大小船似的鞋,带着十几个徒弟周游列国,修仁行义,行礼传教,推销求职,长达十四年。 孔子去世后,除了留下几百本书、破旧的马车和比较完整的鞋子外,就没有长的了。 西汉武帝年间,汉武帝接受了当时大儒董仲舒的建议,称“罢黜百家,独尊儒教”。 为了表示对孔子的尊敬和怀念,汉武帝下令寻找孔子的遗物。 这时,孔子去世已有三百多年,孔子的后代来找,找到这双孔子穿的鞋送到长安后,被汉武帝奉为国宝,藏在武库里。 后来世代相传,经西汉、新朝、东汉、三国传入西晋时,这双鞋已有六百多年。

第三,高祖斩蛇剑。 据说这个宝物是汉高祖刘邦使用的剑。 喝了一次酒,刘邦在回家的路上,路上躺着一条五尺多长的白蛇在路上。 刘邦一时没能通过。 后来借酒壮胆,拔出剑来,用剑把白蛇砍成两条。 第二天,刘邦村的人经过这个地方,发现一年过了七十的老妇人在白蛇旁边哭着,嘴里对着赤帝的孩子说:“杀了我吧。” 刘邦村民怀疑老妇人要借蛇打瓷,伸手殴打,一瞬间,老妇人突然不见了。 村里人回村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又经过三传二传传传到了刘邦的耳朵里。 从此,刘邦认识到上天会给自己下大任。 于是,利用陈胜、吴广起义的机会,叫上自己的伙伴,抽调队伍,剑走天下,最终推翻暴秦,推翻项羽,建立了汉朝。 这把剑不仅给刘邦带来了好运,而且帮助刘邦成功地进行了“革命”。 因此,建国后,这把非常现实、象征性的剑,屈身成为珍宝,成为不可多得的神圣之物,被郑重地收藏在大汉的武库中。 后来,这把宝剑像传国玉玺一样成为天赋神授的见证和政权正宗的象征,为历代统治者所珍爱,作为秘笈传入西晋时,这把宝剑已经发售了五百多年。

这四件其实不是一件,而是二百万件或二百万套。 也就是说,可以满足两百万人同时使用的武器装备。 它不仅包括刺刀戟、弓箭弩箭,还包括盾牌铠甲、攻防器械,如飞楼撞车等重型武器,还包括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孔明灯、筒袖铠甲帽等几种力器神器。 这些器具装备当然不是晋朝自己采购的,而是汉代以来历代代人采购和积累的家底家财,其价值和重要性远大于这三件宝物,对晋朝乃至今后中原王朝的繁荣兴亡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此,沈约和张华等人认为,晋朝死了,“五胡”反过来。 之后的事实也证实了沈约和张华等人预言的正确性。 西晋以前,特别是西汉后期至东汉末年、曹魏乃至王莽新朝,中原王朝在心理和军事上对以“五胡”为代表的异族部落和政权保持绝对优势,实行于战场。 基本上是撞死或吊死对方,或者赢了或者输了。

即使在三国时代,魏蜀吴三个小国也保持着与“五胡”等异族政权交战中全胜的记录。 建十二年( 207年),曹操官渡之战第七年,战胜袁绍之余威,率军北伐乌桓,打胜战,统一北方。 建兴三年( 225年)春,刘备投靠孤的第二年,诸葛亮率领大军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闾、孟获等民族分裂势力。 蜀军长驱直入,纵横驰骋,仅用三个月就接连击败雍闽军,成就七纵孟获。 与魏、蜀同时代的东吴也曾几十次整治频繁变乱的山越等分裂势力,使其支离破碎落花流水。 正是基于这一系列胜利,中原王朝在“五胡”和异族面前始终保持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大形象。

反过来说,“五胡”等部落领袖和政权,在心理上和行动上也经常对中原王朝怀有敬畏之心。 不仅不能轻易言战、觊觎中原,而且要甘愿俯首称臣,哪怕身在千里之外,也要寄信、贡献以儆效尤,接受封号。 正如《宋书》的作者沈约所说:“魏代分,(五胡) )种散,数十年间外郡有风尘仆仆,边城早开晚闭,胡马不敢来南。 ”这种一边倒的大好态势和局面一直持续到西晋前期。 西晋建国后,当时的北方、西方、南方乃至东方的倭奴等异族政权和国家,纷纷向西晋遣使进贡,俯首称臣,受到封号。 然而,西晋第一位皇帝司马炎去世后,局势发生了逆转。 晋朝内乱,即贾南风干政乱,随之而来的“八王之乱”和地震、旱灾、内涝、蝗灾频仍,人祸天灾导致晋朝国力断崖式下降,军事力量大幅削弱,社会和民族矛盾严重激化。

就在这个时候,公元295年又来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把武库中的武器和军事装备都烧毁了。 被压迫多年的匈奴、鲜卑、羯罟、羌族、氐等野蛮贵族领袖,看准晋室命门软肋,看准进军中原的机会,肆无忌惮、放心大胆,劈腿向西晋开枪。

“至于晋始…元康以后,风雅凋零,五胡遭袭,翦瞄诸华。 而后涉矽铁马长驱直入,席卷赵魏,负其力,遂与中国保持平衡。 ”

大火发生的第九年,也就是公元304年农历十月,傈僳族首领李雄首先发难,占领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 当年十一月,匈奴贵族刘渊率兵离石,立国称帝。 史称前赵。 此后,羯族出身的石勒、氐族出身的莲坚等部落首领相继登场,全员将枪口对准西晋,蚕食土地,驱赶百姓,掳走财物,立国称帝。 在此期间,西晋军队几乎都被“五胡”压得吊死了。 遗憾的是,西晋许多世族和人民纷纷南迁。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 次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五乱华三百年的序幕也就此拉开,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中国结束了近三百年动乱和分裂的局面。

作者:作者丛中笑参考文献:邀请房玄龄《晋书》、沈约《宋书》、司马光《资治通鉴》、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