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友玩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明末江口战场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数万件。

时间:2022-12-18 14:01:01

记者近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长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此次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共出土文物1万余件,抢救和保护了以‘荣世子宝’金印、‘永昌督理之印’银印、‘钦崇德书院’铜印等为首的许多珍贵文物。 基本确定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南部边界位于彭山岷江大桥附近。 ”

挖掘现场

明末江口战场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数万件。

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北距成都市约60公里,南距眉山市约20公里。

为配合岷江航电和河堤重建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四川省文物局指导下,于2022年1月至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眉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对长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迄今为止,明末战场遗址已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18000平方米,出水各类文物六万余件,据文献记载,系出水实物,遗址性质为张献忠大西军和杨展南明军于1646年发生江口之战的古战场遗址

“这次考古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抢救和保护珍贵的文化财产,搜索古代战场的遗迹,确认遗迹的边界。 从考古出土文物的挖掘和保护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人员表示,江口遗址的主体遗存是1644年张献忠大西军和杨展南明军发生江口战役的古代战场,同时也包括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文物的积淀,这次考古发掘拓宽了对遗址内涵的认识。

遗址中发现大量巴蜀青铜兵器和工具。 时代上早至西周,晚至战国。 其种类包括柳叶形剑、无胡三角援戈、巾着形钿、斤和篙等,这些青铜器造型完整,保存完好。 特别是西周青铜兵器的部分发现,对研究巴蜀青铜兵器的起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该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人员介绍,遗址内出土历代钱币9万余枚,从战国时期的秦半两到民国时期的机制币均有发现,历时2000多年,基本囊括四川历代铸造使用的钱币,有四川经济史、铸币史、历史

柳叶形青铜剑

遗址内出现了大西政权的官银和兵器集中分布的现象。 出土官银数量近600锭,集中在挖掘区中部偏北发现。 此外,发现的官银以张献忠大西政权的税银为主,地点主要来自成都周边的金堂、大邑、简阳、安岳、洪雅、丹棱等地。

“这些银团原本集中放置,推测是在江口之战中一起沉没的。 ”据该遗址发掘负责人介绍,在大西政权官银集中发现区东侧,发现了箭镐、铫、铅弹等大量武器。 其中,铮铮包括单眼铮铮、三眼铮铮、百子铮铮等不同类型,同时还发现了部分烧熔的金银器,为江口战役采用火攻的文献记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因此,推测这个区域离江口之战的发生地点或发生地点很近。 基本上长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南部边界位于彭山岷江大桥附近,被确认为遗址划定工作的重大突破。

银团出水照片

“荣世子宝”金印

这次考古发掘,抢救和保护了许多珍贵文物,包括“荣世子宝”金印、“永昌督理”银印、“钦赐崇德书院”铜印等。

“荣世子宝”的金印、方形印台、龟形印钮、印面都已保留,“荣子宝”字样保存至今。 根据2020年度遗迹出土的“蜀世子宝”金印,推测该金印为“荣世子宝”。 印台边长11.24厘米,厚3.28厘米,残重5915克,是明代册封制度的又一重要物证。

缺“永昌督理之印”银印、方形印台、印钮,印面刻篆文九叠“永昌督理之印”六字,印背刻“癸未仲冬吉日造”和印文释文。 印台边长9厘米,厚0.8厘米,重591.2克。 据了解,这枚银印与2015年公安部门追缴追回的金质“永昌大元帅印”印文风格相似,铸造时期相同,两者为同一枚铸印。 由于“永昌”二字是李自成的年号,推测此银印是在李自成寻求张献忠支持、称帝前夕授予大西军的,对研究张献忠、李自成两方农民军关系乃至明末清初的历史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钦崇德书院”铜印,表面有金、长方形印台,龟印钮,印面篆书“钦崇德书院”六字。 印台长13.9厘米,宽4.16厘米,高2.53厘米,重1245克。 “崇德书院”为明代吉王所建,是王府内讲学、刻书的重要场所。 吉府《崇德书院》的书无论校勘、版刻、纸张都是当时的佼佼者,受到后世的器重,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本。 这一吉府书院印章的发现,对研究明代文化教育,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实物史料。

“我们还将对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进行进一步修复和保护,根据出土文物分类,同时开展技术研究。 ”这个遗迹的考古挖掘负责人介绍。 “从现在开始,江口明末战场遗迹的考古资料的整理工作将继续,考古报告书的出版计划也在制定中。 遗址南部边界已经基本确定,但北部边界的确立还需要更多的考古调查。 ”相信通过不断细致的挖掘、科学规划、系统保护、深入的研究,可以对遗址的范围、内涵、价值有更清晰的认识。

来源: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