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16:52:0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原创稿件
“全职年收入20万,兼职赊账10万,供不应求。 ”一时间,所谓的碳排放管理师、健康管理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等考证弹出广告让一些人“眼热”。 另外,商家宣称“0元的声优很容易每月超过1万元”,并承诺“会帮助高薪人士录制语音书籍”。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简单说就是“成功密码”不可靠吗? 这样的培训和考证,真的能让学生进入“新兴热门职业”,进入“财富风口”吗?
相关训练的操作手法令人怀疑。 例如,所谓的碳排放管理人员培训,宣称“可以打印课时,代替考试,交钱包”,“人社部人事考试网支持,经过考试颁发的职业技术证书上有中国国家人事人才网的盖章”。 但相关考试网的回复却并非如此,而是非法冒名进行虚假宣传。 闹了很久的是,“李鬼在闹妖怪”。
“0元学配音轻松赚大钱”,就是“免费”骗人,“洗脑”后再花上几千元甚至几万元进“高级班”。 “顶级播音员专业课”是大学生兼职“试水”,“专业训练”只是用绕口令蒙混过关。 这样的“草剪班”如何才能实现“看带录音、声音的书报酬高吗”? 学生群体解散后,甚至连“老师”的人影都找不到。
记者从网络投诉平台获悉,涉及考证的投诉数千件,大部分涉及考证结果与宣传不符、机构收钱失联等情况。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另外,还有未成年人为了支付学费突然申请网络贷款,“现在不知道自己背了多少贷款,还不知道要还多少利息”的情况。 不能学习却被骗,“躺着赚钱”成了“网贷债”,显然不能只怪学生“眼中钉”。
针对这种新型诈骗,某地方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捣毁若干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60余名,涉及全国各地被害人300余名。 这表明,乱搞、冒名、骗取钱财,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违法犯罪行为。 其中不存在“灰色地带”,也没有“可乘之机”。 伸出罪孽之手的人,必须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考虑到虚假宣传信息往往在各大网络平台滋生,压实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势在必行。 清理网络不良信息,建立常态化监督考核机制,不能扎扎实实、久久为功,“一阵风”。 市场监管和网络主管部门也要明确各自责任,切实履行职责,通力合作。
对个人来说,更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对学习和工作有一个稳妥的规划,避免听偏信,盲目追逐所谓的“人气”。 “一个企业的碳排放量不是一个员工能解决的,凭一个人的技能证书不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需要这样的注意,也可以消除一些人“考证高薪”的幻想。 更重要的是,能力往往来自勤奋,没有“捷径”。 如果对“参加考试、依靠”等说法感兴趣的话,也许离被骗还不远了。 说起来,不学无术的外行也能轻易合格的“证”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