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友玩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一盏青灯一炉香,一缕轻烟淡人间

时间:2022-11-23 11:07:01

土炉孤袍:中古宅男的冬季生活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长。 ”几年后,刑部尚书冯翊县侯致仕的白居易,几乎忘记了让他绝望的冬至之夜。

一盏青灯一炉香,一缕轻烟淡人间

当时,江州司马因濡湿了蓝衬衫而哭泣,搬到忠州(今重庆忠县),大病后鬓斑白,失意地继续旅行。 冬至之夜,长江流域湿冷的天气更是让人绝望。 “心灰不如炉中火,鬓角的雪比下霜还多”。 在那些寒冷的夜晚,他依赖于小火炉的形状,不仅温暖着身体,而且解决着心中的冰霜。 “一个人长期依赖,情欲多而难。 谁能共度天语,长时间打发四时寒? ”

两年后,白居易回到京师,工资逐渐增加,开始有意识地购买各地的暖气装置。 岭南的棉花,塞在苏杭的绸缎里,织成“绫袄”,说:“早应抱阳而坐,晚行雪陋”,御寒华丽。 年底前,塞北官兵防寒套装——毛皮、靴子、帽子、绿色毡优先。 因此,我在洛阳遇到了白居易,刘十九被邀请“一起喝”,白居易“挟帽覆耳”。 “jojo在白色的风中吹拂,靴子可以温暖乌毡”。

七十多岁的老朋友宦海一生,都要裹着毛皮,夹着帽子捂着耳朵,邀请他再喝一次酒过一辈子。 你把夜风留在身后,他一进春意盎然的阁,铜炉里炭火就热起来,砚台上的冻墨就融化了。 你麻木的手指活缠在一起,于是外套也脱了,随主人的兴趣,进入他塞北“取出来”的绿毡帐。 棋盘、乐器已经准备好了,红火炉正在加热酒,酒面上有绿色的酒花。 “如鱼入渊,兔藏深坑”,是住冬家的乐趣,是的。 “卯上睡一觉,世界上什么都不是悠闲的。 ”

至于王室的孩子们,光靠烧火是不能满足的。 《开元天宝遗事》年,唐玄宗的哥哥申王说:“每到冬月,遇到风雪严寒的时候,就把宫妓楼紧密地围在客厅里御寒,自称‘妓楼’。” 弟弟岐王很好色,冬天不被火炉里的火烤手,“但把它的皮肤藏在妙妓的怀里,被称为‘暖手’,总是这样。 而且,皇室奢侈三昧的风气是:“诸官贵戚之家都有效果。 ”。 杜甫感叹:“朱门酒肉臭,路上有冻死骨。”

要说方便,火鉴、铜熏炉、赤泥炉不能携带,也不能带入被子。 宋代以后,脚炉、手炉被发明,妇女们的身体才得以解放。 与火炉不同,是充满热水的铜火炉,用布覆盖使用,以免烫伤。 苏轼介绍说:“每晚都灌满热汤,即使塞住嘴,用布包起来,也不会发冷。” 黄庭坚很坦率。 “公主要么睡得暖暖的,要么就能起心来。 女儿买了脚奶奶,晚上天亮就睡。 ”这个暖脚瓶(脚婆)说暖脚比保姆好,但在后者的情况下,他会满足温暖的思淫欲吧。

手炉

南山采伐:宫壁内外温差

白易之火虽然是文人的雅趣,但毕竟是退休高官特有的生活。 在他的故乡渭南,“北风如剑,布藏不住。 我担心燃烧艾蒿的棘火,坐在晚上等早上”。 贫民只能烧野草取暖,为什么柴火不少? 因为薪炭已经为宫廷所垄断。

在白居易这样的京官俸禄中,收取取暖费是很重要的。 唐廷每年送给京官的柴火,至少需要72万根桐木。 根据北宋规定,宰相以下官员过冬每人可收木炭2000斤,600斤至200斤。 仅1065年,各地运往首都的柴火1713万斤,木炭100万斤。

长安“百万户”。 以平均城镇50万人计算,唐长安城年生活采煤消费量约为91250吨,可折合森林约1平方公里。 史载开元年间,秦岭北坡“傍山无巨料”。 大面积水土流失,旱情频发,灞河、渭河屡遭断流,秦川沃野不再。

资源越稀缺,就越需要高级官员的安置和管理。 唐后期,京兆尹兼任木炭使,并设立宫市从民间采购木炭。 白易年轻时看到的“卖炭翁”的遭遇,是在木炭短缺,宫市官吏强势抛售的时候。 作为“可怜的打扮”贩子的炭翁们,给皇宫里的温暖像春风一样,但最终“宫使驱不可吝惜”。 韩愈《顺宗实录》记载了实际的“卖炭翁”事件的结局。 卖炭翁用死力痛击宦官。 听到朝廷的传言,宦官被免职,卖炭翁得到十匹丝绸,但宫市的弊政最终被废除。

宋仁宗嘉祐四年( 1059 )冬春,雨雪不停,薪炭粮价翻了一番,开封市内“冻人,死损不少”。 在欧阳修要求中止上元灯节的纪念仪式上,他表示,有人因为妻子冻死而自杀,也有人因为不想再冻死而投井自杀。 宋仁宗答应取消灯节,并“避殿少食”,让百姓心忧。

随着北宋开始开采煤矿,能源短缺问题得到缓解。 然而,高热值燃料也只是又带来了人口的高增长,逐渐碰到了下一个资源门槛。 拯救大侠于凛冬饥寒交迫,当然不能靠仁君施舍,也需要改变生活方式。

当干隆帝高兴地吟诵“人短冬日,我喜欢长冬夜”时,他站在紫禁城精致绝伦的地暖路上。 提供他宫廷冬季暖气的,是每年百万斤的优质木炭。 他不想象这种供暖方式有一天能万民共享。

壁炉革命:烟囱内外的奇妙

圣诞老人的典型形象一定是在壁炉之后产生的。 他圆圆的身子钻进砖顶烟囱,爬上宽敞的通风管道,不穿黑红上衣,出了火炉就在客厅中央。 这样的壁炉,在12世纪以前还没有出现过。

西欧人和旧大陆其他地方一样,在厨房里的火炉和火铎旁边取暖。 15世纪以后,德国旅馆的大厅里有瓷砖制成的火炉,旅客可以把湿衣服晒干烤熟,在炉旁的长椅上休息,也可以晚上住宿。 但很快,客厅装壁炉的风气沿着商贸网络蔓延到沿海港市,从威尼斯到吕贝克沿岸,从诺夫哥罗德到布鲁日,家家户户都有砖壁炉。 威尼斯和尼德兰的画家开始画高耸的壁炉烟囱。

在17世纪的寒流中,泰晤士河和塞纳河年年结冰,巴黎的老百姓“像苍蝇一样冻死”,“在国王的餐桌上,杯里的酒水冻成了冰”。

严寒天气下,人们加快了供暖技术的研究。 大户可以在为壁炉的火炉覆盖金属板,装饰雅致图案的火炉内安装挂钩,在火上设置铁锅煮菜。 噼啪作响的火焰温暖地留在家里,燃烧着的黑烟沿着烟道笔直上升。 1720年前后,炉工们发现了通风原理,缩小炉床,降低炉台,将烟囱管弯成弧形,将更多的热量留在了室内。

每年10月,运送暖气木材的汽车压垮巴黎的城市,其中大部分被运往凡尔赛。 截至1783年,凡尔赛宫的壁炉总数达到1169个,几乎燃烧了所有木材而不是煤炭。 贵妇们为了让自己的卧室更舒服而张角,凡尔赛宫正在改造壁炉加装,狭窄的烟道让住在楼上的贵妇们很痛苦。 她们的卧室被从楼下上来的火炉熏得不成样子,每年都要重新油漆家具。

在大洋彼岸,特别是新英格兰,人们不太担心被烟熏。 鳞次栉比,离不开的森林美不胜收。 1742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了可移动的铸铁火炉。 它可以放在家里的任何地方,带有通风调节器,更节约燃料。 这成为仅次于他避雷针的伟大发明,永久改变了冬天供暖和做饭的习惯。 1778年,凡尔赛宫也开始加装“富兰克林炉”。 它的形状简单粗暴,但可以减少黑烟。 到1897年,北美普通火炉的价格为5.97美元,可以在百货商店买到。

如果壁炉是西欧的住宅暖气,门窗的材料也废除了模板和油纸,改为玻璃。 1779年,就连巴黎低收入工人区的住宅也普遍采用玻璃窗。

蒸汽和炉火虽然减弱了寒冷,但没能拯救贫困。 1845年圣诞节前夕,安徒生在意大利遇到了一个5岁以上的女孩。 用冻僵的手指向行人卖火柴,但一根也没卖出去。 她手里的火柴,她可以透过玻璃窗瞥见的壁炉和圣诞树,都是一个世纪以来的工业产品。 她与世隔绝。

在后代的暗黑版童话中,火柴最后点燃了房子。 那是冬天暖气最经常遇到的事故。

以炉为家:炉灶火崇拜及其现代化

从燧木起火之时起,寒夜的火堆就可能构成人类群体的基本单位。

巴山水间,冬日湿冷难耐。 有彝族、纳西族等冬季取暖的火塘民居。 最常见的是三石为火塘滩,用三石支撑锅生火,围着掩体和住处。 一个火塘灶是一个家庭,以塘火为灶神,共同举行祭祀。

在东北地区,至少在金代的时候,民房就已经有了“环屋是土坯,在生火。 同吃同住同睡,称为炕,取其温暖”( 《北盟汇编》 )。 火炉、炉灶、床铺一体化的火炕普及,全家老少,都坐在炕上。 肩负着衣食不缺的炉灶,也被赋予了“炉灶之王”的神态,在新年前后迎接。

近代杨柳青木版年画《灶王爷》。

盎格鲁-撒克逊人对壁炉的情结也不远了。 富兰克林炉由于将火焰封闭在炉内,最初的普及受挫。 美国的家庭习惯认为,外面的火焰是家庭温暖的象征。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托夫人说:“火炉‘吵闹、快乐地燃烧着,仿佛在发出邀请函’,鼓舞了南北战争中的士兵们。 他们决不“为了保护不通气的火炉和炉灶,光脚在雪地上牺牲”。 两个世纪以来,壁炉已经是美国家庭空间的中心。 就连罗斯福总统应对经济严冬的一系列广播中,也被冠以“在炉边谈话”之名而变得亲近。

水暖管和铸铁散热片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宫殿的火道和壁炉热空气的输送取而代之的是热水散热,过去的脚炉“汤婆”里的热水壶成了贯穿城市万家的输水网络。 另一方面,自己燃烧的煤炉集中在城市郊外粗犷烟囱林立的火力发电厂,自家火炉的热量全部来自远处轰鸣的大煤炉。

小火炉成了大火炉,小房子自然不离开大家。 正如下炕的老一辈所说,以厂为家,以市为家,以国为家。 与严冬搏斗了几十万年,人类终于以这个姿态告别了寒冷。

老灶神呢? 还是对我们在继续寻找冬天温暖的时候种下的大家庭的乡情? 对邻居的期待? 那模糊的谨慎到底追得多远?

没有躲得太远。 当你接近暖气管时,你可能会听到突然向远方靠近的笑声; 拧一下热水水龙头,你就能听到空气的呜咽; 打开煤气炉一看,还能看到自古以来的微弱的光。

执笔丨邱实

编者按李夏恩、张进、商重明

校对丨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