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2 19:32:01
这件事的真相,让人不舒服。 大家自己读正文吧
1
网上信息质量低,良莠不齐,模糊不清。 在复杂相反的信息中,找到事情的真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我简单说明我自己分析问题的方法:
不要完全相信网络上的任何信息。
提供信息的一方会保护自己的立场和利益,所以不能完全相信。
虽然官方的通告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官方也由人组成,官方也同样坚守自己的立场。 从官方通告来看,物证高于人证,可以交叉验证的证据高于不能交叉验证的证据。 例如,电话通话记录一般很可靠。 既是物证,也可以进行交叉验证。
媒体的信息质量也不高。 理想情况下,媒体应该同时表达很多意见。 但实际上,今天媒体公开的信息往往是单方面的陈述。 媒体也有立场,削减素材。 媒体公开的原始陈述比媒体的精彩文章更可靠。
任何一方的陈述,必须进行交叉核对,找出另一方对同一件事的陈述并进行比较。
如果某一方说出的对自己有利的陈述打上问号,说出对自己不利的陈述,可信度就会变高。
昨天引用的财新文章,我知道我当时就有立场。 我从以前开始就信任财新的事实陈述。 但是,今天,财新文章的事实部分,似乎存在着很多问题。 不知道是死者父亲陈述的问题,还是记者写的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使用了两个素材。 一个是青年报记者的电话采访,这是死者父亲自己的话,第一手叙述。 (点击文章后面的原文链接可以看到这个视频) )第二个素材是官方发表。 把两者比较平衡地看。 请参考其他媒体文章。
2
这件事的完整时间线,跟在文章的最后。 可以作为参考。
12点发生的事情后,12点18分,死者的父亲打了120次电话。 在电话中,120做出了不派车,在线问诊的错误判断。
120并不是一律不派车。 在后面拨打120的时候,120反应很慢,但也送了车。 那么,为什么120做出了不派车在线问诊的错误判断呢?
首先,所有的病都不应该派救护车,手上都扎了刺,打120也不派车。 共产主义实现,资源大大丰富后,什么病都可能派救护车,但现在一定做不到。
如果有紧急危险的情况,应该派救护车去接。 我相信这一点大家都会同意,但谁判断紧急有危险呢?
作为急诊科医生的某大V认为,打120次,应该一律派救护车。
这种做法的本质是让求助的人判断。 寻求救助的人认为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打120,打了就一律派车。
我其实对这个专家的看法有点吃惊。 中国人看病时,经常不需要看专家。 一定要去专家门诊就诊。 不用去三甲看病。 一定要塞进三甲医院。 你不需要去急救。 也不少去急救。 如果将判断完全委托给救援者,虽然实际上不需要,但救援者要求派遣救护车的情况大量发生的概率很高。
救护车资源充足就没问题,但救护车不够啊。
120如果不做判断就一律派车,就会出现不需要救护车的情况,有可能会占用救护车的资源。 救护车供不应求,耽误真正需要的人。
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解法:
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市场经济。 供不应求。 那就是价格问题。 涨价就解决了。 比如一辆救护车收3千元,危险不紧急的人就不敢打120次电话了。 如果还供不应求的话,就会变成五千一万。 市场经济,不怕供不应求,只要涨价就总能实现供需平衡。
价格上涨了,只有马上咽气的人和非常有钱的人舍不得叫救护车。 这样就解决了供不应求的问题。
但是,我们想看到这种绝对市场化的局面吗? 即使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样进行绝对市场化的也寥寥无几。 即使是英国这样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急救接线员也要判断等级,只能打急救电话,不能百分之百地马上派车。
中国现在打120也不能派车。 120操作员应当根据救援人员的陈述做出主观判断,主观判断可能出现错误。
为什么判断错了? 我不知道。 弄清楚只能发表2分38秒的那段录音,听听孩子的父亲是怎么说话的。
官方公布称,孩子的父亲拨打120时,孩子的母亲摔倒,神志不清。 煤气中毒而没有提到孩子的情况。
在媒体采访(视频8分钟左右)中,孩子的父亲对这2分38秒的120电话没有任何印象。 他当时以为孩子的母亲摔倒时后脑受了伤,不知道是煤气中毒。
采访中,事件发生十几分钟后,孩子醒来,询问了母亲怎么了,父亲没有看孩子的脸色,“孩子睡吧。 他还说:“妈妈没事。” 这个时间和12点18分拨打120几乎是同一时间。
根据这一交叉询问,官方公布,前120个电话没有提到煤气中毒,没有提到孩子是正确的。 第一次拨打120,父亲描述的症状是母亲摔倒,后脑勺疑似受伤,推测是嘴里吐了白沫。
3
根据官方通知,约12点20分,第一次的120电话结束了。 然后转入网上问诊,安排医生。 12点32分,医生回拨,无法接通孩子的父亲。 12时32分至13时07分,医生继续给父亲打电话,但一直无法接通。
这35分钟发生了什么? 孩子的父亲在做什么?
我们回到采访的第一段视频。
事件发生十几分钟后,孩子醒了,父亲说:“孩子睡吧,妈妈没事。
再过了十几分钟,孩子涨红了脸失禁,父亲意识到孩子有问题。 这个时间大约是12点半。
大人已经安定下来了,父亲去救孩子了。 抢救了一会儿,见孩子脸色不好,就到对面找“涉及宗教问题的老人”。 其实是阿訇。 如果孩子在抢救中真的不行了,可能是读了经文过度了。 (采访视频9分40秒开始)
去找阿訇的时间是12点半-13点之间。 也许正因为去阿訇读经,所以在12点32分到13点07分、35分,医生没有接父亲的电话。
13点07分,医生终于打了电话,然后发生了什么?
官方表示,“13时07分,拨打求救电话,对患者详细情况进行问诊后,13时19分,医生在群里表示已指导急救展开,患者病情好转,但需要医院救治。 ”。
作为就诊的医生,你没必要说谎。 如果医生知道孩子濒临灭绝,病情不能说好转,根本不提孩子。 合理的解释是13点07分的这个电话,父亲还没有提到孩子的病危。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当时父亲认为孩子死了。 我没有告诉医生孩子的事,因为我需要阿訇的超度,而不是救治。
在采访中父亲还说,他把孩子带到阿訇那里时,邻居们会围过来帮助他救孩子。 这位父亲一个人出去了,在采访中父亲说的理由是呼救。 但13时07分,他在医生的电话里只字不提孩子,13时15分,他扔下孩子一个人去呼救。 唯一的解释是,拯救病情好转的妻子,而不是以为已经死了的孩子!
据官方透露,第一次出门时,父亲遇到了3名领取物资的城管求助。 (没有带电话戴口罩) )求助内容没有公布,城管让他戴口罩,父亲马上回家了。
采访中称,父亲要求城管叫救护车并拨打急救电话,但遭到拒绝,随后致电社区询问能否用车辆将患者送往医院,再次遭到拒绝。 城管让父亲自己打电话。 然后父亲回到了房间。
4
下一个峰值电路旋转。
采访中,他回去后,一位唐月琳,对孩子进行了抢救,发现孩子呼吸恢复了。
这一点与公告中的以下文字基本一致。
“13时23分,托尔某磊的亲属唐某琳向路过店铺门口的两名运送核酸检测标本的综治员反映情况,让他拨打120和110,同时询问核酸检测情况。 随后,综治员继续收集标本并离开。 ”
之后,从13点23分到13点47分,又是空白的时间。 其中,13点23分、32分、34分、120分接到了3次救援电话。 确认是同一件事。 13时36分、120分指示立即出车,13时44分出车。
据合理估计,这24分钟在积极抢救孩子的同时拨打120。
随后,公告称:
“13时47分,两大帮人走到骆驼巷路口口与驻防干部苏某反映情况,苏某先拨打120,同时用对讲机向社区书记刘某志报告。 社区的人们积极地帮助孩子们在一家房子里进行心肺复苏。
13时55分,托尔某磊抱着孩子托尔某轩赶到骆驼巷路口,向无人值守的警察陈某斌求助。 陈某斌拦下一辆车号为甘A84**8的出租车,托尔某磊及其亲属、孩子托尔某轩3人乘坐该车前往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救治。 ”
父亲13时55分抱着孩子跑到卡口后,民警立即拦下出租车,10分钟后到了医院。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卡指向封锁线到达封锁线,坐出租车去医院只需要10分钟。 很明显没有任何阻拦。 民警也非常配合,在没有任何阻拦的情况下帮助拦下了出租车。
有疑问的地方是,父亲是什么时候抱着孩子跑出来的,在从家里到卡口的路上被拦住了吗?
我听到的素材,父亲抱怨的是没人帮他,没有提到被监听不能出去。 他说有铁皮围栏,但一按就打开,父亲第一次出去的时候推开围栏,没有人阻止。
5
到此为止,关于这件事,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 怎么想都行。
既没有防疫的责任,也有。 为了防疫,让120操作员前往在线诊疗的方案。 为了防疫,救护车需要杀死,需要时间。 120最后要求救护车马上停止扑杀,直接去接,一定迟到了几分钟。 (官方发表)
但是父亲没有任何责任吗?
拨打120不把问题说清楚,不接医生电话,趁孩子还没死,去阿訇读经,这不是挽救患者的措施。 但是,在媒体风潮面前,这些信息都被淹没了。
在接受北青报采访之前,父亲正在和政府职员交涉。 这个谈判过程也有视频。 在视频中,这位父亲说:
“我对爱国还有点感情。 否则,我绝对会对国外媒体胡说八道。 你们知道这个结果。 外交部一定会向外面的这些媒体咋舌解决这件事。 即使到了那个时候,这个影响也很大。 所以我作为中国人不会随便说话。 这个请放心。 如果有国外组织联系我,我会先找他们,由民警处理我的事。 也就是说,这件事我先告诉你们。 我虽然客观地说事情,但是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 人家问我就能做到。”
原文的链接只能承载一个视频。 但是在可以通过原文链接寻找偷腥的人的微博中,有这个视频。 视频中父亲的语气大家自己看吧。 我不评论。
这位父亲接受了BBC的采访,BBC也确实发了支持这位父亲的文章。 11月1日日出的事,11月3日,外国媒体已经报道了。 BBC的报道,任何口径都可以知道。
最后,是无法证实的网络照片。 这位父亲说问题解决了。 既不能说方式,也不能说详细情况。
这张网络照片的真伪不明,如果是真的,纳税人的钱有很大概率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位父亲水平不低,精通“按闹分配”和“官员怕外国人”,身份也很特殊。 所以,问题解决了。 问题似乎完美地解决了,父亲也不再吵闹,但我只有深深的遗憾和失望。
下图是时间线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