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1 03:03:01
B哥丨文
说起中国游戏界,基本上逃不出“武侠”这个词。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武侠和武侠衍生的仙侠、东方玄幻题材作品占了中国本土游戏的一半。
因为太多,大部分的质量都不好,很多玩家开始嫌弃这个题材,甚至衍生出只要是武侠的迸发。
以前也写过吐槽“为什么中国的游戏是武侠”的文章。
但平心而论,中国人的武侠故事刻骨铭心,“功夫”一词长期以来也是国际友人团队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认知。
中国的“武侠”,或者说现代人的武侠观大多来源于金庸。
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许多国产游戏,多少都受到了金庸的影响。 1
由早期金庸作品改编的游戏公司有两家,一家叫智冠,另一家叫昱泉国际。
可以说,两家公司都来自台湾,承包了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10年间大部分由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游戏。
首先说到智冠,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第一款游戏来自这家公司。
1994年,智冠发表了由他们的第一个金庸改编的游戏—— 《笑傲江湖》。
这部作品的诞生与当时的电影关系重大,四年前许冠杰版本的《笑傲江湖》上映,引起了不少关注,但此时的智冠没有合适的题材在制作游戏。
于是趁着电影热潮,购买了金庸作品的版权,开始了《笑傲江湖》的制作
当时的知冠可以说有非常先进的意识,这么快就开始学习IP的运营了。
但这款游戏在游戏性方面,其实问题太大了,画面自不必说,游戏的数值平衡和操作感都非常有问题,令狐冲的动作基本上都是摔倒的。
我觉得最想吐槽的是,人物的形象基本上和电影相符。
例如有名的工厂公,就和封面宦官一样。
令狐冲完全是许冠杰的样子,和其他电影里角色的形象,是不够的。
唯一还不错的是游戏的几部动画,在当时制作得很精致,所以很畅销。
所以正如开头所说,从现在来看,当时智冠的老板确实很了解IP的运营……
但是,这作为第一部,实际上不管打了多少雷也并不少见。 在此后的很多年里,智冠用金庸的IP制作了很多游戏,比如《神雕侠侣》《鹿鼎记2》《新倚天屠龙记》《新天龙八部》0。 技术也在进步。
1996年诞生的《金庸群侠传》被认为是最有名的金庸世界观游戏之一。
在那个DOS时代,河洛工作室已经用金庸14部小说中的人物,制作出了符合当时玩家,以及现在玩家的江湖概念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玩家作为穿越到武侠世界的“小虾”,开始了武侠的人生。
虽然画质粗糙、引擎简陋,但游戏内容不少,剧情也很开放。
玩家可以选择自己想成为的人——代的战士还是邪道魔头。
选择好人路线,最后就会被坏人包围; 如果是坏人路线的话,就是和大师们的合作。
这样的设定从现在来看也不会过时,所以这部作品也成为了一代的经典。
就连制作该游戏的河洛工作室,也渡过了中国游戏公司纷纷坠毁的时代,近年来浴火重生,至今仍在发售自己的游戏。
2
另一个是昴国际。
下面最有名的作品必须是《流星蝴蝶剑》,这是古龙的作品。
但其实他们也有很多由金庸作品改编的游戏。
例如,不错《神雕侠侣》。
2000年,昱泉国际发布了自己的单机RPG 《新神雕侠侣》,一年后,又发布了《新神雕侠侣2再续前缘》的后续。 这两部作品可以说是昱泉国际那个时代武侠游戏的最强音。
在2000年,这个游戏制作精良,尤其是音乐是一个积分比较高的项目,即使在游戏中加入动作捕捉,其中杨过、小龙女等重要角色的动作也会请真正的武士道高手来表演,然后再捕捉
从场景画面来说,融入天气变化和场景变化的游戏赋予玩家代入感,降龙十八掌等武功通过特别的动画展示。
这个游戏获得了2001年的游戏明星最佳美术奖。
就连游戏的战斗系统,当时的昱泉国际也想改变回合制游戏。
总的来说,虽然是回合制,但是因为在战斗之前敌人会叫,所以玩家可以决定使用哪只手,变量增加,游戏性得到强化。
但坦率地说,虽然游戏的操作感有点差,但作为早期的3D游戏,这并不是什么大错误。
可以说这是中国早期3D游戏的不错尝试。
3
到了2004年,智冠也习惯了武侠游戏,所以发表了我认为是至今为止的剧本中最还原金庸的作品的《真倚天屠龙记》。
在这个游戏中,你可以看到《倚天屠龙记》原作的大部分剧本。
也能看到很多有名的台词。
同时在游戏性方面,该游戏发布了影响后来很多网游的系统——经脉系统。
就像小说一样,你只有通过掌握的经脉才能拥有天下无敌的资本。
巧合的是,张无忌的设定与面小子很像,所以最后完成了经脉的全部贯通也在情理之中。
该系统对后来的《剑网三》等武侠游戏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此外,该作品还有非常有趣的防盗版设置——,当时智冠发布了修复bug的游戏补丁。 虽然这个补丁会禁止运行盗版游戏,但是正版游戏确实起作用了。
由此可见,2004年的时候,盗版让国产游戏厂商陷入了怎样的境地。
可以说,2004年前后,中国的单机游戏开始了没落和消亡。 4
之后是网游时代。
第一款金庸题材网游应该是网游黄金的《金庸群侠传OL》,这款游戏诞生的年代是2001年,在那个韩国网游横行的时代,这款游戏是韩国国产游戏的主力军。
多亏了《金庸群侠传》单机游戏的知名度,网游在那个年代也有不少玩家在玩。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18年所经历的网游,至今仍在运营。
虽然画面有些粗糙,但游戏中的一些侠影设定、门派风格等,非常还原金庸笔下武林的风格,是早期非常好的武侠网游。
而后,单机衰落后,网络游戏时代正式到来,各种金庸授权和无授权的相关网络游戏层出不穷。 从此,武侠和武侠衍生的仙侠游戏越来越让人厌倦。
净是不换药的东西,糊弄谁?
然而,惊涛骇浪洗沙,却让不少金庸IP的游戏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成为无数游戏的佼佼者。
例如,有名的吸金神器《天龙八部OL》。 这个游戏吓了无数人。 ——为什么这就是现在画质粗糙、欺骗氪的明显游戏能一直活下去,并持续吸金10多年?
在2008年左右,要说这款游戏的画面还可以,那就是十多年过去了,这款游戏的各个方面都完全落后于时代。
但是游戏的氪越来越大,不可思议的是玩家的忠诚度非常高,令人困惑。
也许是舍不得沉没成本,也许是因为那一点心意。
而最棒的是,《天龙八部》的成功,连制作团队自己都无法复制。
《天龙八部》后,制作公司搜狐制作了《鹿鼎记》等几款新游戏试图取代《天龙八部》的辉煌,或者反复失败。
现在,可以说《天龙八部》的游戏在这家公司游走。
《天龙八部》以后,几乎没有出演过的金庸小说IP的网游作品。
但是,在金庸小说要素派生的作品中,有一些呼声很大。
例如得到无数玩家支持的《九阴真经》。
早期的《九阴真经》还是非常有特色的,无级设定、战斗系统也非常不同,相关的情报游戏、绑架系统等都是独创的。
因此,即使是挑剔的单玩家也很容易被这些不同的游戏所折服。 这就是这么多年后,即使《九阴真经》没落,仍有人在缅怀这位“真武侠”的原因。
但这款名为真武侠的游戏最后在不可思议的运营操作下,遭到万人唾弃,挥毫泼墨。
很多有特色的系统也最好成为捡钱和逼氪石的渠道。 在金钱的力量面前,无数表示游戏性的设定被击碎,其真武侠的招牌也同样被击碎。
利益至上的理念与金庸书中的《九阴真经》相同,充满欲望,不得不说是迷失。
所以蜗牛赚了钱,但人心不再向。 5
关于金庸的作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东西其实还有很多,但更多的是借鉴了金庸武侠的世界观。
还有《东邪西毒》 《华山论剑》、《南帝北丐》 《铁血丹心》等游戏。
就连《剑侠情缘》-《仙剑奇侠传》-《诛仙》等脱离武侠范畴的游戏,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金庸作品的影响。
金庸说:“武只是武侠小说的表现形式。”
所以时过境迁,随着大家兴趣的改变,游戏也从武功之争变成了仙法大战。
然而,由于金庸作品的影响太大,许多游戏已经逃不出他书中的一些设定——
南疆是五毒,西域是拜火教。 东海之上要有海外高人,坠崖不死。 即使在村子里长大也一定有青梅竹马。
当然,也有戏称,有些兄弟互为敌,父子失手误杀,情侣难得善战,俨然一对老朋友。
是谁让金庸的设定渗透得这么深呢? 4
金庸的死并没有带走他的作品,这些作品也确实具有原作创造的意义。
但是在这个国产游戏正在复苏的时代,希望我们能看到的更多的是有自己想法和创造力的作品。
玩家讨厌的不是武勇,而是没有诚意,粗制滥造地换皮,只想着捞一把就离开的作品。
希望未来的国产武侠游戏能真正突破以前那些游戏的束缚,有属于自己的创新。
方无金庸一生不断突破自己的精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