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友玩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名与实:曹操为何不废汉自立

时间:2023-01-03 01:08:01

APP永久免费入口

曹操之所以有僭越之心,却没有废汉之举,是军事力量、舆论环境、政治考量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曹操僭越不臣,长蓄帝王之志是史家的定论。 陈寿借孙权之口戏称:“老贼欲弃汉久立。”

名与实:曹操为何不废汉自立

(孙)权曰:“老贼弃汉自立! ”-- 《吴书 周瑜传》

建安年间( 196-220 )的曹操,可以说是深思熟虑,反复进行着称帝的缘分试探。 他不仅僭称王,而且礼让待遇与皇帝完全一致,比如“坐金车、骑六马、冠十二旌法、出警跛”。

(建安二十二年)夏四月,天子命(魏)王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 冬十月,天子命(魏)王冠十有二旌)骑金根车,骑六马,设五点副车。 -- 《魏书 武帝纪》

因此,怀着称帝之心的曹操,最终没有迈出称帝的最后一步,显得格外异常。 如果说曹操没有篡汉的想法,那确实难以置信; 因为如果他甘心伊尹、霍光的地位,就没有必要多做僭妄的事,为自己打骂。 从曹操死后同年( 220 )曹丕弃汉自立的历史发展来看,汉魏之代的计划可谓是蓄谋已久。 我想就曹操的矛盾行为,论证其背后的逻辑。

正文共有4900字,读起来需要9分钟

名教在封建学者眼中,曹操之所以没有废黜汉帝,主要是因为名教的钳制作用。 名教即“名为教”,是以“正名分”为核心的封建礼教。 其根本目的是通过约束士大夫的思想行为,维护统治阶层的秩序。 在司马光看来,曹操“无心君临久蓄”,不敢弃汉自立,实为“畏名自抑”。 也就是说,囿于名教礼法的思想。

魏武暴烈,功在天下,蓄无君心久矣。 甚至身无分文不敢废汉而自立,岂无志气乎? 害怕名义而克制自己。 -- 《资治通鉴》

曹操很久没有你的心了,但害怕名字,克制着

两汉受许多名教的约束,相关记载刊登在《后汉书》。 曹操《让县自明书》的胸廓清晰,也说明他年轻的时候确实浸染过。

孤(曹操的事)……想当郡首。 搞好政教,建立声誉,让世人知道。 -- 《让县自明书》

通过以下两个案例,论述曹操对“废立”的态度。 (1)灵帝中平五年( 188 )冀州刺史王芬结天下豪杰,图谋灵帝退位。 曹操也加入了王芬的行列。 但曹操对此坚决拒绝,称“废立之事对天下来说是不祥之事”。

太祖拒绝了(王)芬,据辞说:“丈夫废立,也是天下的不祥之事。 古人有权成败、权量轻重而行者,伊尹、霍光也是如此。 -王沈《魏书》

) )献帝初平二年( 191 )退位,董卓焚毁洛邑,西迁长安。 袁绍、韩馥等关东诸侯提出要废黜献帝,改立幽州牧刘虞,曹操对此也表示反对。 其理由是“幼主软弱,生于奸臣,无昌邑亡国之祭”。

太祖答(袁绍)说:“董卓之罪,横行天下,吾等兴大兵,远近不相应,以此义动故也。 今幼主(刘协)弱小,受奸臣(董卓)所制,昌邑没有亡国之患。 -王沈《魏书》

在曹操看来,刘协应该是奸臣董卓拥立的,但西汉昌邑王的这种“丧德行为”并不存在,所以不应轻言废除。 客观评价是,曹操两次拒绝参加废立,未必是真心的。 因为曹操的遣使被供奉在长安时,被李玽谴责为“想让天子自立”。

太祖率领兖州牧,开始给遣使寄信。 (李)傕、)郭(汜等说:“关东想让天子自立。 现在曹操有使命,但那不是真的。” -- 《魏书 钟繇传》

可见曹操的所作所为也不像史书那么简单。 但是,从那句话中可以看出,他确实抵制了“废立之举”。 但曹操提出的理由,如“天下之至不详”、“幼主微弱”等,其实没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只能认为是“名教”在钳制他的思想。 但事情总是动态发展的,曹操的思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例如曹操在壮年时自称“性不信天命”,老年时表示“天命在吾,吾将成为周文王”。 侧面反映了野心的膨胀。

或者说,人见孤独强大,不信天命,畏私而评之,志存桀骜不驯。 -- 《让县自明书》

(魏)王曰:“施于有政,亦为政。 天命在吾,吾当周文王。 ”-- 《魏氏春秋》

天命在吾,吾当周文王

从历史环境看,曹操征服河北后( 207 )可以完全摆脱名教的束缚,代汉自立; 但他最终没有这么做。 因此,曹操的行动逻辑不能单纯用“名教”的约束作用来解释。

曹操对猎捕的现实态度曹操一贯奉行务实原则,已明显载入史册。 他对狩猎的态度也是一样。 刘协虽然是傀儡之君,但并不甘心于傀儡的地位。 从史料来看,他多次试图反抗曹操,但都只不过以失败告终。 刘协第一次反抗曹操是在建安二年( 197年),也就是迁都徐县( 196年)的第二年。 年( 197年)曹操进入宫廷,献帝援用旧制,让虎喷气卫士“战戟叉颈”曹操以威慑。

旧制,三公率军观看,大家对立地吐槽前进。 首先,(曹)公议张绣,拜见天子,复活此制度。 公爵从此再也不看牵牛花了。 -- 《魏晋世语》

建安四年( 199 ),刘协又利用董承、刘备、种集等手段策划“衣带诏”行动,曹操失去徐州,官渡之战险些改变。

(曹)公将东征)从刘)开始准备,诸将说:“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 现在,介绍方来了扔的东东,介绍坐上人之后怎么办? ”。 -- 《魏书 武帝纪》

建安19年( 214 ),伏皇后的家人因阴谋反抗曹操,惨遭杀害。 建二十三年( 218 )太医令吉本、少府庚纪、司直韦晃在徐县造反; 建二十四年( 219 )西曹掾魏在邺县发动叛乱。 建安末期的一些叛乱行动,以“中兴汉室”为口号,叛军企图绑架汉帝“南奔关羽”。

眼见汉祚迁,季兴能兴,遂与耿纪、韦晃、吉本、本子(吉(邈、邈弟)吉)穆等共谋。 -- 《三辅决录注》

时关羽强大,京兆金祎等挟天子攻魏,南要求引导关羽前往援助。 -- 《资治通鉴 汉纪》

建安二十三年( 218 )吉本之乱,刘协与叛军一起在徐县。 我知道他对叛乱计划必然有所了解,可能是主谋之一。 从刘协的焦虑程度来看,曹操有无数机会可以下台甚至杀害。 后来司马师废黜曹芳,司马昭杀曹魏就是如此。 但曹操依然受不了,只能软禁汉帝。 “养活皇帝”的行为,对臣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荀彧、孔融等东汉遗老,以“以汉臣自居”为由与曹操离别。

十七年(建安),董昭等人共入(曹)操爵(国公),为九锡备物,欲密探幕后。 (荀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不应该如此。” 然后再浸泡。 曹:担心不是平的。 -- 《后汉书 荀彧传》

荀彧谏曹操,称魏公,曹操心不平

通过自己的经历,曹操当然明白,“倚天”未必能“诸侯”,但一定会为自己招来非议和灾祸。 即便如此,曹操也很强硬,没有对刘协下毒手。 为什么? 这是因为曹操需要刘协这个政治招牌。 或者,曹操需要保护皇权的神圣性。 以曹操的实力,废皇帝很容易。 但废立的恶果,曹操不愿承担。 董卓也曾因擅自废立( 189 ),成为廷的公敌。 后来董卓“出群,平党”,拼命想让公卿和士大夫看到,也被认为是天下大盗。

唐、卓素闻天下同疾阉官诛杀忠良,其事虽行无道,犹忍性矫,亏用群士。 -- 《后汉书 董卓传》

因此,曹操如果硬要废黜汉帝,就会坐上“汉贼”的身份。 对曹操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对刘备、孙权来说是可喜的事情。 在此背景下,刘协不安,如果刘协是皇帝,即使是傀儡皇帝,曹操也是大汉丞相,很有名。 刘协下台后,曹操成为卖国贼,千夫所指。 到那时,曹操再拥立刘氏傀儡,也洗不掉身上的骂名。 董卓退位少帝后( 189 ),仍照常拥立献帝,但他仍被视为巨贼,甚至损害了献帝的法纪。 例如,关东的诸侯骂献帝说:“没有血脉的人,可以双工。”

据(与袁绍复)袁术书记载,与“前韩文节”韩馥字文节)筑永世之道,海中欲再兴之主(拥立刘虞)。 今西(长安)名幼君(刘协),属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媚事(董)卓,安可双工! ”-韦曜《吴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有董卓反对的案例之前,曹操厌恶刘协,即使讨厌也不敢回避让他下台,给人以话柄。

外部环境的制约曹操没有废汉自立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动荡的外部环境。 由于孙权和刘备集团的存在,曹操的一举一动都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孙、刘两家为了提高自身的正当性,甚至不惜抹黑曹操、捏造谣言。 比如荀彧( 212岁)白白牺牲,即使发生了秘密事件,曹魏群臣也闭口不谈,但内幕消息传到了孙权耳中。 孙权告诉刘备,刘备再次败露天下,给曹操的声誉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荀彧死于寿春,寿春死者告孙权,言太祖使(荀彧杀害后,幕后因违抗而自杀。 (孙)权败露蜀,刘备听后,说:“老贼不死,祸乱已无! ”他说。 -- 《献帝春秋》

刘备听了,说:“老贼不死,祸乱未了。”

再举一个例子。 曹丕篡汉时( 220 )刘协并未被杀害,刘备却声称废帝被杀,不仅举行了大规模的葬礼,还商议谥号“孝愍皇帝”。 至于其心迹,无非是蔑视曹魏法统,损害曹氏父子的形象。

(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称尊号,改年说黄初。 或者说汉帝见了害,先主丧了制服,追市(刘协)说孝愍皇帝。 -- 《蜀书 先主传》

实际上废帝刘协活到青龙二年( 234年),活到老,比曹丕还长寿。 但在蜀汉的官方宣传中,刘协早在建安二十五年( 220 )就死于非命。

(青龙二年)三月庚寅、山阳公(刘协薮、)明)帝穿素服服丧,遣使持节守丧。 -- 《魏书 明帝纪》

关于刘协的官方谥号,不是“愍帝”而是“献帝”。 谥法规定,国家不会因困难而说三道四。 刘备为刘协谥号下功夫,其目的仍然是抹黑曹魏。 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如果曹操弃汉自立,孙权、刘备一定竭尽全力使曹操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奸商。 到时候,无论曹操怎么解释,都会陷入百说不尽的尴尬境地。 在曹操看来,保护旧格局可以避免朝政动荡。 如果是“改易”,就有“天下不安”的风险。

太祖答(袁绍)说:“……今幼主弱,生于奸臣,昌邑亡国无祭,但改易后,天下如何安?” -王沈《魏书》

也就是说,曹操保护汉帝,主要着眼于现实的政治运作,并不像一般士大夫那样强调“守节”。 从曹操在建安十八年( 213 )“称魏公”之后的诸多僭妄行为来看,他无疑动了“废汉自立”的念头。 但由于孙权、刘备集团的存在,曹操未能彻底垄断舆论——中的曹魏相关丑闻,在吴、蜀地区经过10倍、100倍的渲染,最终被曹操反噬。 建安二十三年( 218 )、二十四年( 219 )徐县和邺县相继发生的暴动事件,也让曹操意识到,不仅仅是外孙、刘和自己,亨廷和魏的内部也有很多异见者。

大军不反,讽刺(魏)潜在徒党,又袭击长乐卫尉陈祎谋和邺(县)。 -- 《魏晋世语》

(魏)王闻(王必是许县留府长史)死了,勃然大怒,汉百官诣邺)即曹操治所……皆杀之。 -- 《山阳公载记》

曹操名叫汉廷百官诣邺,皆杀之

这样,曹操一定会重新审视“废汉自立”的计划。 考虑到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 220年)死亡,那时已经没有时间了。 即使成为了皇帝,也不过是个短暂的皇帝,只会放大耻辱和笑声。 因此,他再三考虑,最终没有迈出最后一步。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建安二十二年( 217年)“置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踪”的曹操,直到二十五年( 220年)才恢复废汉自立。 这正是废立之举,因为当时的曹操弊大于利。

曹操之所以没有废汉自立,是因为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 另一方面,名教思想钳制; 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制约另一个是曹操需要维护皇权的神圣性。 曹操目睹董卓废立( 189岁),他当然明白,韩室已经倒塌,没有神圣性。 但是,利用汉室这个破幡,可以笼络天下的学者。 孙权、刘备也受到这一制约。 在他们痛斥曹操是“真正的汉贼”的同时,也不得不违心地承认曹操“徒有虚名的汉相”。 只要刘协还在,孙、刘就要以汉臣自居。

鲁肃曰:“汉室不能复兴,曹操不能卒去……” (孙)权曰:“今为一方效力,冀以辅汉耳,此言不及。 ”。 -- 《吴书 鲁肃传》

也就是说,只要刘协是大汉皇帝,曹操就占据着大汉首相的名分,占据着法理的顶峰。 在孙权、刘备不可毁灭的背景下,保护刘协的傀儡身份,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维护前朝皇权的神圣性,就是维护篡权臣的合法性。 曹操父子允许刘协善终,用禅让的手段进行王朝更迭( 220 ),虽说是政治表演,但最终还是维持了皇权的体面。 因此,曹魏诸帝也被视为“代天受禅”的命世之主。

)曹丕)问尚书令陈群,曰:“我依天而禅,百辟群之后,人人喜形于色。” -华峰《谱叙》

倒是司马昭白日弑君者( 260岁),自己破坏了皇权的神圣性,让天下的人发现,原来皇帝并不是“天子”,而是像野狗一样被宰杀在街上的凡人。

%成%俵兄弟二人在帅下出人来,顾曰。 “杀邪的时候? 邪气? ”(贾)充说,“杀了我! ”……济兄弟因为前刺帝,帝后退了。 -- 《魏末传》

因此,西晋皇位的血腥更迭,乃至两晋末帝的悲惨结局,未必是这种恶行的模范作用所招致的结果。 一句话,曹操虽然不自立废汉,但却是有名教义的思想制约因素,但更多地取决于现实环境的需要。 这是军事力量、舆论环境、政治考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曹操的政治立场和汉末的历史进程。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的原创作者。 讲历史逸闻,集中于三国史。 从史海沉沦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分析其隐藏在发展背后的深层含义。

自述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