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3 12:45:02
桌游在国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曾经有过桌游大厅满大街开放的日子,但现在渐渐少了。 桌游盛行的时候,《三国杀》无疑是其中有名的。 由于国内玩家熟悉三国人物,这种桌游很快流行起来。
之后,由于《三国杀》逐渐衰退,也出现了在线版。 当时第一次玩的时候,还是很新奇的感觉。 如今,许多当时火了的桌游逐渐没落,一些新的桌游正在兴起,但《三国杀》仍然坚挺。 这多亏了相对固定的玩家的支持。
但是,最近《三国杀》在更新新版本,进行界面优化的时候,被一些玩家抵制了。
《三国杀》和卡面
可以说,这次抵制主要是由于卡面画风的变化。 早期的《三国杀》牌面画风与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相近。 虽然里面人物形象的画风有点粗犷,但却是最多玩家记得的一版。
尤其是盒装卡片,这种画风和卡片风格完美融合,即使不是收藏版也很有特色。
在这次的变更中,新卡面被细分和美化了,但失去了当初的熟悉感和厚重感。 例如,江东小霸王孙策,修订后的版本一眼就像网络封面,而且霸气尽失唯美,看起来不是战场上征召的霸王,而是一张洁白的脸。
例如,原本触摸就不那么细腻、精细的庞氏骗局,原本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看起来很桀骜不驯,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而新版本不仅直接暴露了脸部的缺点,甚至连智商都降低了,真是让人不敢恭维
卡片面可以说是《三国杀》每个玩家在游戏时最直观的东西,所以这样的变更不得不让玩家们感到不协调。 做几个改动确实不那么合适。 可以说《三国杀》的这次优化不太成功。
《三国杀》与轻蔑链
由此引出的还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原来在《三国杀》中,其实存在着所谓的“轻蔑链”。 这样的链条不是很认真,是玩家自己享受的东西,但也能明白玩家们的态度。
比如对《三国杀》这个玩法本身来说,面杀已经走过了移动版的10周年,现在这个新版本出来的话,地位可能会更低。 毕竟,在类似的链条上,要想上位,要么是经典游戏,要么就是每个游戏的质量都要高,新版本什么都不占。
除了这个鄙视链之外,还有很多鄙视链,有些与其说是鄙视链,不如说是抑制链,也是玩家们日常玩耍的经验总结。
就像选择武将时一样,流程>; 没有动作的白色流程>; 菜刀流程>; 有了流动的循环,《三国杀》的武将之间还是存在着互相抑制的关系,玩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它来赢得牌局的胜利。 但是,只要玩家自身足够强大,这些抑制链就不一定是万能的。
此外,还有官吏鄙视链。 这种情况多为非面杀,一般由领队>; 中军>; 先锋>; 校尉> 我是x夫长。 有时候,老玩家和氪石玩家会嘲笑比较初学者和氪石以外的玩家,但如果遇到会开小号的玩家,那就可以看戏了。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不仅仅是《三国杀》发生的问题。 但是,这从侧面印证了《三国杀》游戏的活力。 毕竟,只有在新老玩家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作为国内桌游的鼻祖之一,为什么《三国杀》还没有冷却下来?
现在,热度堪比《三国杀》的桌游应该只有《狼人杀》或《剧本杀》。 以前国内只有盗版的《游戏王》卡和模仿《万智牌》的《星杯传说》,现在几乎没有人玩了。 就连《狼人杀》的线下门店,不久前也迎来过小波关门的风潮。
那么为什么《三国杀》这么牢固呢? 首先与中国人的三国感情是分不开的。 在国内,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是看着《三国演义》电视剧,或者相关的小说片段、人物新编长大的,对英雄辈出的时代抱有幻想。
《三国杀》我们可以低成本扮演角色,进入三国世界,体验感很好。
其次,《三国杀》本身的游戏性,还是它能生存下去的主要理由。 相对于麻将这样的中国传统棋牌游戏,《三国杀》的上手难度并不高,卡片本身也很容易携带,可以作为年轻人聚会时活跃气氛的道具。
当玩家们被其玩法所吸引时,可以邀请具有相同兴趣的玩家进行更高水平的游戏。 即使朋友很分散,也可以在网上玩。 在线模式对单人狼来说也很方便,不用担心曲高和寡妇。
再次,《三国杀》的运营决定也很重要。 桌游盛行的时候,他们利用这股东风卖出牌组,玩家拿到旧牌后,马上拿出新牌包,保持新鲜。 最成功的决策是在线化,当时的在线局还如日中天,运营考虑到了之后的问题,目前《三国杀》网络对战平台也非常成熟。
这三点不能同时具备其他同类游戏,所以他们也不可能成为拥有这么多死忠的《三国杀》。 如果本身不引起太大的嘎嘎骚动,一定能活一段时间吧。
当然,在现在的桌游界,并不是说《三国杀》没有竞争对手,而是前面提到的《狼人杀》和《剧本杀》也足够流行。 特别是新兴的《剧本杀》呈上升趋势。 《三国杀》运营也许是时候考虑让他们在下一个时代来临时战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