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友玩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王生元|帝国的幽灵:近代日本的历史变迁

时间:2023-01-03 14:54:01

APP永久免费入口

复旦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升远

一.“关联性”视野与日本现代史断代问题

王生元|帝国的幽灵:近代日本的历史变迁

叙述者往往可以看作是历史叙述者与历史真相之间的对话,而叙述者对事件的定性往往需要“左右为难”和“上下探索”,换言之,就是把它放在横向关联的视野和本国历史的纵向脉络中提炼出重要性和本质如果失去了坐标,或者将上下文分离并绝对化,就很容易迷失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道路。 虽然全球化前景尚不明朗,但这一响亮的口号常常未能内化为有效的关联性思维,相反,导致东亚国家近代史悲剧思想病根的“自闭症”在各自国家的通史故事中并未得到比较彻底的反思和剔除。 本国史、世界史与全球史的关系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焦点,由于民族中心主义、强民族沙文主义等倾向的不足也成为共识,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真实的历史故事中不可避免。 兼则明说,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只是沉迷于自拍美图库带来的幻觉,忽视别人镜头捕捉到的黑暗影像,就无法在参照和对话中贴近历史的真实。

安德鲁戈登

日本历史的对话者之一安德鲁戈登( Andrew Gordon )的巨著《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提供的首先是日本本土以外的域外价值尺度。 在这部着英语第三版序言中,作者指出:“日本现代史是世界现代史的一部分,两者不可分割。” “所以,希望世界历史学家能够共同考察和解释现代日本的历史,并通过翻译向世界公开各种研究成果。 或者各国历史学家参加合作计划,达到正确认识现代日本历史的目的。 ”

《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美]安德鲁戈登着,李朝津译,中信出版社新思维文化2017年11月版

戈登的工作不是揭示日本同行提倡并固守的“日本性”,而是把重点放在阐明“现代性”上。 英语的标题是A Modern History of Japan,他说:“那是对‘现代’独特历史的诉说,只不过发生在一个叫‘日本’的地方。” 也就是说,是以“现代性”为尺度,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在世界共同的体验下考察“日本经验”的特殊性,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这是一部与文化、民族主义倾向强烈的日本史学界撰述观点迥异的历史叙事诗,是以“开放性”打击“保守性”的路径。 《在底片中看透“日本国民性神话”》 (载《解放日报》 ) 2017年12月23日)如果说我对日本国民语言的批判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那么戈登对同一对象的质疑观点是对日本地理和气候的考察,以及文化的历史继承这一观点使我想起法国文学家斯达尔夫人( Germaine de Stal,1766-1817 )的文学史故事。 同样是环境决定论,而戈登的想法更现实和直接。 他在这本书的绪论中指出:“日本的各岛在位置上很接近,但是岛上的森林、山脉、短而陡的河流妨碍了交通运输,在政治上很难统一。” 今天的日本政治上团结,民族认同很强,乍一看把这种团结和民族感情归因于其遥远的历史,这是一种错觉。 德川政权成立于1600年。 ……今天所说的日本共同的文化,在当时的普通市民中看到的其实并不多。 “日本”是万众一心、人民可以组成团结民族的观念是现代形成的,“日本性”实际上只是硬拼凑的身份概念,与地理实际不符。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错觉,是因为日本人自己孜孜不倦地定义了什么是‘日本性’,并想隐藏名山,传达给万代。” 在“共同文化”维度中,戈登看到的是“破碎性”而不是“同一性”,而在“传统文化”维度中看到的是破坏性而不是继承性。 这个(一批判决,把近代“日本人论”“日本文化论”的下降作为文化政治实践,无可指摘地揭露了内在的伪善和不合理。

众所周知,历史分裂的核心问题在于对“变化”的理解。 本书以“德川时代至21世纪”为视角,将“现代史”(这里汉语“近代”或“现代”只是英语Modern一词的不同译法)的期限追溯到“德川时代”,保持“311地震”后的现在日本将德川时代的历史遗产视为明治时期日本史发展的内在动因并不新鲜,在中国的日本史学界,管见所及也举了宋成有先生的《新编日本近代史》等几个例子。 套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历史观,可以说“没有德川,何来明治”。 正如丸山真男在《日本的思想》中指出的那样,“正因为过去的东西没有被作为对象意识到,没有被‘放弃’到现在,所以过去的东西才从反面进入了现在。”

但是,同时淡化明治维新和二战后盟军占领日本等重大事件引起的历史“变动”,突出德川投降的日本的历史一贯性的,显然是戈登穿透了“澎湃表层”的剧变,洞察到了“沉默的深层”的不变之所以不以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美军占领为改弦更张的分水岭,是因为日本和美国的许多学者都认识到了战时日本相关政策在战后的明显连续性。 因此,戈登提出“跨越战争”的断代观念,《现代日本史》对美国占领下的日本看“新起点”,强调“旧格局的延续”。 戈登说:“20世纪50年代初期,战前财阀旗下的子公司失去了控股公司,但再次以银行为中心团结起来。 战前的政党也幸存了下来,掌握了国会和内阁; 文人官僚体制的影响力一如既往,甚至不及过去,这种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延续性贯穿于战前、战中、战后。 ”在美国主导、令人眼花缭乱的日本战后改革中,许多战时陈规定型体制没有得到彻底反省和改革,旧格局对战后的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能源体制为例,小熊英二在《改变社会》的书中指出,“311地震”中揭示的电力行业“无人负责的体制”的弊端,是由于战时为确保军需产业的电力需求,整顿全日本的电力公司而形成的“地区性垄断” 如果不持之以恒地思考“越过战争”,就无法领悟到今天日本的政经体制、社会生活的源头。

二.“明治”幽灵与“帝国民主”陷阱

汪晖在《十月的预言与危机》的文章中指出:“如果说19世纪是由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定义的,那么20世纪就是由俄罗斯革命和中国革命定义的。” 2017年是俄罗斯10月革命一百周年,2018年是明治维新一百五十周年,学术界开始了关于“革命”的反思和“精神”的再思考。 关于“明治维新”的性质,美国学者约翰惠特尼霍尔在著作《日本史》中写道:“在与欧洲历史进行比较时,一般要问是否可以称为‘革命’。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日本进行了政治上和文化上最戏剧性的改革,但其运动框架在许多基本方面与欧洲近代革命不同。 日本既没有社会冲突,也没有点燃法国和俄罗斯革命的政治思想。 街上没有暴徒,人头也没有轰隆隆地掉下来。”偶然,高桥哲哉在《反哲学入门》中指出,“明治维新”只是“推翻德川幕府政权的政变”,不是近代意义上的“市民革命”,评价也不高戈登赞同“明治维新”的“政变”的本质; 但同时,以法国革命和其他欧洲革命为绝对尺度的是欧洲中心主义的看法,这种主张批判“不想把欧洲的经验武断地引进世界历史,去理解世界的其他地方”,最终把“明治维新”说成“志在必得”

这场不能称为“革命”的政变,产生了一批“革命家”。 他们在传统、创新、中央集权和不同利益的代表之间,鹰击蛇闪,巧妙走出“包容性之路”,最大限度地化解了潜在的威胁和阻力,成为明治新领导人。 西方自由民主观念的东方逐渐改变了明治时代的世态。 柳田国男在其巨著《明治大正史世相篇》(1930 )中,对于“禁色制度”在这里的消失,表示“禁色一方面是国家的制度。 例如,黄色专门用于王族的服装,紫色只有在特定的上流阶层才能使用。 ……有色彩文化的一部分人永远不能垄断是有理由的。 即使过去有其他无数的条件,进入明治新时代后色彩也一定会通俗化。 想要控制它的力量去了别处。 在许多人不注意的情况下,这种控制逐渐瓦解。”如果说世俗生活的变迁是明治维新“皮相”的一部分,那么精神生活中值得注意的变化或许就是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 但是,该运动的领导人板垣退助认为自由民权运动的立场是“基于国家观念调整的个人自由的主义”。 对于这种舶来精神而非“内发”在日本的扭曲,德富苏峰洞察到“其名曰民权,实则国权”。 在《明治精神结构》中,思想家松本三之介提出了“政府主导,以强化政府的法律、经济、军事职能为核心形成国家”的自上而下的国家主义,和名为“公民权”的“形成以国民为中心,以国民的自发的国家意识为基础的国民国家” “国权”君临“民权”之强而暴,国进民退、国强民弱把明治天皇施政之初颁布的《劝学篇》平民“各尽其志”的承诺虚构在“愿景”之浅,把工农、妇女近代日本民主主义精神的颓废、政党政治的高开低庶几无原因在于此? 在对外关系方面,自由平等的观念似乎设定了“边境线”。 面对中朝等弱国,舆论家和文化人始终坚持强硬的民族沙文主义,经历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双重对外侵略扩张,帝国日本初露端倪。

明治天皇几十年间使东方玫瑰小国突然进入世界列强,在国民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1912年7月明治天皇驾崩。 两年后,夏目漱石的名作《五条誓文》中写道:“明治精神似乎始于明治天皇,终于成为天皇。”“天皇出殡的那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坐在书房里,听着埋葬时的信号炮。 据说那是明治时代永远离开的消息”,但实际上除了乃木希典大将夫妇以外,还有很多人为天皇殉死的人。 但是,虽然明治时代离开了,“明治”的幽灵却一直在日本徘徊。 我关心和追问的是,明治时代如何不断复苏,“时代精神”如何不断重新诠释,沉淀和落实为“精神传统”形式,深刻塑造了日本的历史进程。 这是因为,以《心》 《茶之书》等作品而闻名的明治美术家、思想家冈仓天心的含义,与其说是其“生前”思想体系的本体,不如说是其“身后”,是大正、昭和时代后来者们如何继承的因为泛滥而继承了明治精神余韵的人们,表现出了“‘明治’山中有虎,偏虎山”的执着。 “明治”之名是具有历史正当性的政治旗帜,有时也成为刺激民族主义感情的利器。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主流政治力量也自认是明治维新的继承者”、“二二六事变”中,这些皇道派的发动者们把其行动称为“昭和维新”,正如戈登指出的那样,“从文字上可以看出,以明治维新的继承者自居,以天皇为尊根据约翰道尔在《东洋的理想》中的表现,“日本作为现代国家的兴起令人震惊。 更快、更勇敢、更成功,但最终比每个人都能想象的更疯狂、更危险、更自我毁灭”。 失去牵制之尘而去的帝国日本终于战败了。 在战败后发表的《玉音放送》中,裕仁天皇呼吁国民“羞愧难当”,“发誓要致力于未来的建设,笃于道义,矢志不渝,发扬国体精华,不要落后于世界的命运”。 在敦促国民含羞投身战后建设时,戈登再次敏锐地察觉到,天皇引用的仍然是明治时代的语言,并没有反省明治沦丧“国体”所带来的明显灾祸。 今天,回顾“明治维新”,如果只看到身体而忘记了影子,就会变得片面。 一百五十年过去了,“明治精神”真的远了吗? 今天的日本人感受到过去的幽美,在遥远地祭祀“明治”时所抱有的是什么呢?

与明治天皇的文治武功相比,小时候患脑膜炎的大正天皇显得黯淡无光。 丸山真男回忆说,他和小学同学在1921年听到大正天皇的奇言怪行,感到很痛心。 据说,在一次国会会议期间,原本要发出诏书的大正天皇在众人的环视下将诏书卷起来,将其比作望远镜,给坐满的大臣做了窥视状。 大正时代经常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的堡垒,中日历史学家们把1905年到1932年这一时期称为“大正民主主义”,以政友会内阁的崩溃告终。 中性的“大正”年号加上正面价值的“民主”这个名字,具有肯定和称赞的性质。 另一方面,戈登在旁观者看来用“帝国民主主义”的概念修正了大正时期最大的精神遗产的历史坐标,值得关注。 这里涉及到对日本民主体制失败根源的不同理解。 传统史学家认为,明治以后,日本进入民主主义阶段,实行普选和政党政治,但中途夭折,走上法西斯权威政治道路,是军部对内夺权、对外侵略的野心膨胀的结果。 戈登贯穿了这一表象,指出近代日本民主体制的根本缺陷在于民主与代表帝国的天皇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对立。 所有从民选中选出的议员仍然以效忠天皇为首要原则,那样就不能建立民主制度。 “他们追求的是天皇、大日本帝国以及社会伦理地位的巩固”。 因此,“大多数政治领导人都把民主视为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民主只是“镀金层”。 “只要统治阶层和广大民众相信政党能够实现上述目的,政党政治就具有统治的合法性。 ”这显然是一个击中要害的洞察,他揭示的不仅是“大正民主主义”的本质,也是从明治时代至今一直是“混合政治”的日本民主制度核心的病残基因。

这些“基因缺陷”本来有望通过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全面改造来消除,但历史剧情并没有沿着这个方向发展。 在华盛顿,被称为“软件”的人们利用昭和天皇的声望使占领当局正当化。 当然,最终维持天皇地位的是麦克阿瑟。 在那次游说下,日本战后的政治体制变成了庞杂不纯的体系,约翰道尔也称之为“帝国民主主义”。 虽然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但战后的政治生态仍然与明治、大正时期形成了奇怪的对应关系。 围绕这一概念,道尔和戈登之间在学术上有什么影响关系尚待商榷,但可以警惕的是,在政治体制上,“帝国民主主义”历经战争并持续至今。 2016年8月,长年呼吁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明仁天皇表明了“生前退位”的意愿,并在2017年末的内阁会议上发表了2019年天皇退位的政令。 值此明治维新一百五十周年之际,这一事态意义重大。

明仁天皇退位

三.“大侠生活”史述的学术意义

“帝国日本”往往给人一种“举国一致”的感觉,这当然是帝国体制自上而下的暴力性、强制性所决定的,但它始终是金玉其外而非铁板一块。 在思考日本近代史的时候,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其内部复杂的语境区别不大。 例如,在日本学界,总体上讲战争的人多,讲殖民地的人少; 日本本土和诸殖民地的关系中折射出的帝国统治权力的细密的台阶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后者被纳入战时动员体制后与前者之间形成的“贸易共同体”(戈登语)的诸问题论者很少。 此外,“学生出征”、战后担任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的田中正俊在著作《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中还提到,即使是同一军人,也对着地图指手画脚的高级将军和作为炮火的前线士兵的战争体验和战争认识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对英美协调主义”和“亚洲门罗主义”等宏观层面的内部大政路线的分歧没有表现出来,政治精英们面向民众的道德纪律训诫、外宣口号与后者的伦理道德、时代潮流之间也往往存在着深刻的裂痕。 请不要忘记。 民众喜欢用脚投票。 这种分裂明显表现在大正、昭和前期的大众生活上。 考虑到精英意志与大众生活道德伦理格局的微妙调适关系,这也不同于通俗历史上所述的一大特点,对于一向侧重于精英政治和思想的中日学术界来说,将在学术视野和立论方面形成重要的补充或“冲击”

例如,反近代性论者认为19世纪80年代以来,“明治维新”被背叛了。 在他们看来,“明治维新”的真正精神是秉承东方精神,与东方国家联合起来抵制西方。 战争爆发后,思想界最重要的工作是批判现代性和西方文化,其高潮事件是1942年7月在京都大学召开的“近代超克”研讨会。 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呼吁全民抛弃堕落无耻的西化生活方式,用牺牲精神代替,这才是“日本的皇道”。 因此,西方的奢侈品从商店的货架上消失了,城市的女性也不再穿时髦的服装,换上了所谓的传统日本式女性的工作服,美容用的吹风机被送到军队里,作为军事物资使用。

但是正如戈登指出的那样,“当文化行为与物资不足和军事需要无关时,其限制的效果就不太可能显现出来。” 用政治力量限制艺术,就像拔刀断水一样。 1943年10月,军队开始征召大学生,在文部省的强制下,大学之间的棒球比赛被禁止了6个月。 尽管如此,早稻田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的校方还是将举办棒球比赛作为送别方式。 比赛举行时,平均有2千500名球迷观看了这个敌国的全民娱乐项目。 爵士乐也作为违反“日本精神”的艺术被禁止。 但事实上,咖啡馆老板当然不能完全禁绝“敌国音乐”,更不用说违背禁令的阳奉阴违了。 四名神风特攻队队员在等待任务分派时参加了传统诗歌创作比赛。 在他们创作的和歌中,写着“美国人和拼命的男人在听爵士乐。 久违的爵士乐,祝你早日和平到来。”与伙伴阴阳相隔的年轻人,在这样的时候,会毫不畏惧地说出心里话。 这种荒诞的情况,早川忠典的《战中战后:战争体验与日本的中国研究》有更可怕的公开,可以并行阅读。

以这种精神主义为特征的思想战、宣传战是大势所趋,但最终变成鸡毛,为有识之士笑,又有什么用呢? 戈登指出:“在思想上,反近代主义实际上来源于西方,日本当时使用的观念词汇都是由欧洲的尼采和海德格尔等人提出的。”“而且,确实,在高喊‘超克近代’的口号时,会反映出来。 一般大众的水平,西方的潮流、品味、习惯已经深入日本社会,不容易割舍。” 无论是零式战斗机的设计,还是惨淡的“731部队”的细菌战,所涉及的无非是其誓言被打倒的西方的“近代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代性和传统价值的丧失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安全,不仅局限于战时的日本和轴心国,更是近代生活的典型特征,无论是世界还是今天,都是如此。 戈登如是说。 “战争时期,日本为了应对这种挥之不去的近代难题,使用了极端的方法,最后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事到如今,这一说法也令人深刻反省。

责任编辑:郑诗亮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