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14:45:01
最近开始看《传习录》。 我从来没有一贯看过。 不过,我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精益求精等理念有所了解,但感触并不深。 使用的时候经常应用。 为了深入了解其内容和逻辑关系,买了《传习录》看。 最近读了前言部分,读了后面的几章,有了一个感悟,和大家分享。
悟道与所得的区别首先在于程朱理学向外求索,通过格物普遍学习天下之原理,达到万事万物的通达。 传达后,心就可以传达了。 也就是说,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达到修身的目的。 就像“学以致用”。 而王阳明的心学是向内求索,就是不断探索自己的人欲,不断认识、澄清这个欲望,并消除人欲的影响。 在这里,不是消除,而是消除人的欲望的影响。 欲是人的本能,凡人无法消除。 佛家的理解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带来的五蕴。 而且,人类不受人类本能的影响,能够看到自己真心的良知,这就是修身的过程。 王阳明的许多传奇事迹,其实都是利用人的这种本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自己明白了这一点,又想起了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 里面的丁元英为什么站在觉悟的入口,没有进去呢? 其实悟不等于得道。 悟就是你看清了这个世界上的“人事”,但能逆其“道”而行的人才是得道之人。 现在这个时代,能向人寻求天理的人越来越少了。 所以悟性的人用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把道当作工具。 这可以理解为什么后世儒学成立三纲五常的陈腐教条。
王阳明心学与现代社会的应用现代文明相比,人们更把科技力量作为第一生产力,追求物质的极大丰富性。 这个发展其实是大大满足人们六知五蕴的需求,这个满足永远是没有止境的。 人的欲望越来越强,没有机制能永远满足它,毕竟社会层面产生了很多矛盾,现在微观层面的内卷、横向、宏观层面的解决之道,还是要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来解决。 什么是文化? 其本质是集体认知、集体共识。 这种文化特征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它因个体在社会中的发展进步而产生微妙的反应,经过积累发酵,产生了新的集体共识,即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在持续循环。 但文化归根到底是以不变的真理为依据的,无论它如何循环发展,都应该是不断接近这个真理的过程,而不是背道而驰。 正如儒学文化的一个思想,天下事不可逾越人事。 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说法治也好,说人治也好,这毕竟是人事。 再细致的社会制度、法律法规,总是由人制定、人执行,最后由人判断。 再厉害的科学技术,终究也是人用的。 回想一下某个地方有江湖这句台词。 所以,天下之事不是“人事”。 然后,在其进化过程中,发生了陈腐教条化。 也就是说,在量变为质变的过程中,逐渐背离了它的核心教义,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 从某种角度讲,古代中外先圣们正处在一个精神文明大于物质文明的时代,许多大的哲学思想、文化传承兴起于那个时代,其根本在于对人的本质的探索。 而人类文明之所以发展到当今时代,是因为物质文明大于精神文明,人们的思想已经被外在的欲望所牵引,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也偏离了文明进化的轨道。 物质文明的迅速发展,也加速了文化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使文化加速偏离了其所依赖的真理,久而久之,后果确实堪忧。 从宏观层面,可以感受到国家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战略决心。 青山绿水、文化自信、命运共同体等,强调和引导社会和谐发展,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政策和法规文件,证明我们找到了方向。 但是,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微观层面。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思想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虽然大家普遍重视文化,我们看到的文化人的定义是高学历、高知识、高素质,但这三高毕竟在不知不觉中等于高技能。 即以这三高能量创造高物质价值,完全不重视思想本身的价值和长期影响。 这种集体共识不会改变,只有宏观层面仍无法实现的微观层面的变化才能积累数量、改变质量,希望国家在微观层面采取一些真正的措施。
看了传记的前言就知道了这么多。 后来深入阅读传记后,我也会在微观层面给大家带来新的感悟。 感谢您的关注。 一起探索传统文化中的真理,活出真正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