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友玩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读城|三环路20岁了!从城市边界到交通动脉,一条环线如何进阶?

时间:2022-11-11 10:14:01

APP永久免费入口

行驶在成都三环路上,可以看到窗外不断变化的城市风景。 天府立交、熊猫绿道、欢乐谷摩天轮、凤凰山体育公园……

全长51公里的成都三环路连接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锦江区、龙泉驿区、成华区; 连接了成都人的回家之路,连接了城市的繁荣和活力。

10月28日,三环路上车轮翻滚,车流依旧。 时光倒流至20年前,历史在这一天刻下重要节点——彼岸的成都三环路,正式开通。

读城|三环路20岁了!从城市边界到交通动脉,一条环线如何进阶?

1998年10月开工,2002年10月28日开通,今天三环路刚满20岁。 20年,三环至三周; 从“出门首选自行车”到轨道交通,路网密布,交通发展迅速,城市发展迅速。 三环路也在不断进步,风貌在更新,功能在进化,城市的作用也在不断变化。

曾经是城区的“边界”,现在是中心城区重要的市域交通“动脉”; 曾几何时,只有车在匆匆行驶,如今是“景观圈”,绿道上无边无际。

三环是如何“进化”的? 那个在不同的时代承担着怎样不同的功能? 红星新闻记者的对话来自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成都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三环路建设者4人。

成都三环路

"没想到开通五年就接近饱和了。"

城市持续发展,曾经的“边界”变成了通勤道路

“老成都”口中曾流传着“不出三环,是我最后的犟”的戏言。 现在,戏言似乎已成为过去。

1993年底,成都市二环路全线开通,5年后,三环路建成。 “当时,我们正在进行三环路的选址勘探。 现在的位置还是城郊的田埂”。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成都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桥梁工程)、技术质量部部长段政)当时33岁。 他负责三环路上桥梁工程的设计,三环路上最显眼的地标桥梁——天府立交,最初是段政主导设计的作品。

老照片可扩建改造前三环路天府立交

那时,三环路的位置是不折不扣的城区“边界”。 段政还记得,作为一项广袤的“跨世纪工程”,在三环路勘探时,曾多次邀请外国专家到当地论证。 “当时没有导航,选址范围也‘远离城市’,所以交通不方便。 我们带着专家们,多次迷路下地,徒步探路”。

在三环路建成前,选择勘探地点

当时,与天府大道转换的天府立交,被设计为三环路全环规模最大的立交桥。 天府立交以南也已成为成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主要道路有双向8车道,辅助道路有双向6车道,作为环线城市高速公路,三环路当时规划的规模,在全国城市并不多见。 其总通行能力是当时二环路的4至5倍,也是成都市首条主辅结合、运量发达的城市高速公路,构建了成都市主城区大运量快速交通体系的骨架。

建造者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条“城郊”修成的道路,原计划预计将在10多年后达到饱和,但开通后仅5年就接近饱和。

扩建改造前三环路苏坡立交周勇良摄

城市的发展,比想象中更接近。 如果说当初建设的三环路还是城市的“外环”,那么随着城市的发展,三环路内外两侧逐渐热闹起来。 城市不断延伸,三环路也从“边界”变成了“家门口”的通勤通道。

“建设之初,谁也没想到三环路的大规模改造会来得这么快。” 开通14年后,2016年,三环路开始大规模扩建改造。 参与三环路初期建设的黎仕国,在三环路初期建设时大学毕业不久,参与扩能改造时,已是中坚力量。

旧照片可以扩展前的三环路绵绵地交叉着

黎仕国现任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成都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道路工程)、设计一院副院长。 他告诉记者,三环路是市域交通大动脉,全环数十座立交桥是交通枢纽,对内对外辐射交通通道,连通成都全境。 虽然开通才十几年,但扩建改造前,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三环路的整体功能已无法承担赋予的重要任务。 因此,从2016年到2018年进行了扩展改造,进行了三环路升级。 增加桥梁,改造立交节点加强交通换乘; 拓宽辅路,设置双向8车道辅路; 提升风貌,打造最美景观大道……

改造后的三环路俯瞰绿道

截至目前,三环路功能风貌不断动态完善。 今年4月,三环路完成城市桥梁维护保养工程; 6月,景观绿化质量提升工程完成。 三环路的内涵和颜值更丰富了。

当年保留的“隔离带”

现在变成了描绘景观的慢行空间

有路,就有需求。 三环路的建设,改变了城市交通格局,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令人意外的是,三环路建成后,周边生活和生产区域迅速形成,人口聚集,城市繁荣发展令人惊叹。 ”硕士毕业不到一年就接受了这么大规模的市政管线工程设计,朱钢感叹,三环路在进行管网规划时,以超前的思路开展了设计工作。

三环路管道不仅服务于周边,大部分管道还承担着全成都给排水、电力通信和燃气的重要输送功能。 这样,至今三环路市政管网仍能满足沿线需求,为城市发展不断提供动能。

扩建改造前三环路周勇良摄

现任朱钢成长为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成都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供水排水)兼设计一院院长、水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2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和深排水系统的研究。 在各项研究规划布局中,三环路任重道远,“将继续为成都市坚韧不拔的城市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不仅是管网,在当时也体现了这种前瞻性的规划,最初建设时,在三环路内外两侧各留有50米宽的绿带。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成都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建筑院院长段瑜负责2016年至2018年三环路扩建改造工程中景观功能的提升。 段瑜告诉记者,他接手了三环路景观提升的工作,沿线详细考察了绿化带的现实。 虽然宽50米,但建设之初的三环路,功能仅限于内向外向的道路交通转换,并未涉及景观化、慢行友好等概念。 因此,两侧各宽50米的绿化带只以“隔离带”作为功能用途,种植杨树,经济简单,但没有进行细化。

到改造之时,已过了十多年,杨树长成了白杨树,绿带成林,植物“野蛮生长”,形成了遮天蔽日的景象。

“但在改造期,三环路周边已经充满了居住区、商业区,人们对三环路景观、绿化、慢行、可参与度越来越关注”,需要唤醒“沉睡”的绿化带。

段瑜说:“但是,如果当时没有规划那么宽的绿化带,后续的景观建设也将束手无策。” 两侧各50米的绿化带,无论宽度还是面积,在当时的计划中实际上都在进行。 在扩建改造阶段,景观的提升和慢行系统的建立,都是在原有的绿化带上落笔。

怎么提高? 改造小组采取“护大树、移小树、除病树、杂灌、植草坪、添彩、设施齐全”的建设方法,在保持原有特色杨林景观的同时,改善采光条件和地面状况,为铺设步道提供空间一方面杂乱的林带变成了透明的林带,另一方面居住区的乔木密度也增加了。 景观增设了许多开花乔木后,往日单一的绿色也变得丰富而色彩鲜明。

随着三环路扩建工程,102公里的熊猫绿公路建成。

除景观外,三环路的交通也有车来车往,高端人士来车往,形成了“轨道公交、自行车、行人”的绿色慢行交通体系。 公交、102公里自行车道、120公里人行道与周边几十条社区绿道互联互通,与几十个地铁站对接转型。

改造后的三环慢速系统

这样,三环路不仅倡导汽车,还倡导绿色出行的理念。

三环路的功能和风貌,将继续进化和完善。 段瑜表示,顺应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出行习惯、生活理念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对这条51公里长的三环路,也不断产生新的需求点。

例如慢行系统和绿道游乐园的运动设施,以前喜欢打羽毛球和乒乓球,现在也喜欢飞盘和滑板。 他说:“所以未来一定是一个持续动态演变的过程。” 需求变了,路也就变了。

红星新闻记者王烾实习记者张芷旖

图据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成都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轮流编辑

下载红星新闻,报纸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