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友玩

首页 > 游戏资讯 > 正文

敦煌守护人常书鸿纪录片,敦煌守护人阅读

时间:2022-11-11 11:18:01

APP永久免费入口

原标题:敦煌守护人

敦煌守护人常书鸿纪录片,敦煌守护人阅读

照片中的人物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李云鹤、赵声良、李萍、俞天秀、付华林。

董洪亮付文银燕王锦涛

布局:沈亦伶

敦煌、河西走廊的绿洲、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孕育了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

沙漠辽阔,千佛洞沉默千年; 三危山下,死于几十年的弹指。 这里经历过劫难,幸运的是,敦煌人用生命坚守,建成了世界上保存最大规模的佛教石窟艺术圣地。

人们去世,人们逐渐老去。 后来人依然前赴后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敦煌人”唱着月亮,踏着沙子走着,守护着他们心中最珍贵的敦煌。

洞穴终于迎来守护者

1935年,法国巴黎,塞纳河畔。

旧书店里有一本画册,叫《敦煌图录》,吓了常书鸿一跳。 这位在法国享有盛名的中国画家,为了敦煌灵魂而怀揣梦想,开始了大半个地球的跨越之旅。

一九四三年,常书鸿为建设“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终于来到敦煌。 沙漠戈壁,不见人烟; 沙丘绵延,骆驼草稀疏。

千年耻辱迫在眉睫:藏经穴遭抢劫,壁画被盗,一些洞穴的侧壁被随意打通。 从鸣沙山吹来的流沙,掩埋了洞穴的一部分。

为了清理洞穴的沙子,迫在眉睫。 常书鸿领着同事,一大早就贪婪地筑起了一堵黑黑的千米的沙墙。 常书鸿亲自带领大家吹响号角,用锹和锹把沙子打扫干净。 接着,对数百个洞穴逐一进行了编号,并进行了调查。 他们发明了一种叫做“蜈蚣梯子”的皮艇,爬上了九层高的洞穴。 脚下有几十米长的悬崖,危险的身影在蔓延。

1944年,常书鸿出任研究所所长。 但是时局困难,经费不足,研究所陷入债务危机。 为了向敦煌县政府讨债,常书鸿一身沙漠,披星戴月,往返城乡。

夜凉如水,常书鸿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他拿起蜡烛,走进熟悉的254号山洞,站在东壁南段萨埵那太子舍身养虎图前。 常书鸿想,既然有人舍身养虎,他难道不能舍身,为这个宝库竭尽全力吗?

几经周折,常书鸿去了重庆,四处结缘,设法筹措了一点物资,但杯水车薪。 一位员工发高烧,流着泪对常书鸿说。 “所长,我恐怕不行了。 我死了之后,不要扔在沙子里。 请埋在土里。 ”好在大病治好了,这位员工坚决辞职,回南方了。

离开的人在增加。 但是,常书鸿怎么也没想到妻子会不辞而别。 他骑马追赶,但追不上决别的心。 追得不太远,他眼前发黑,很快就倒下了。

家破人亡,“痴人”常书鸿留在敦煌,守护着沙海中部的小绿洲。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敦煌文物研究所,常书鸿被任命为所长,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4年常书鸿去世,一生都是敦煌的关系。

曾经问过常书鸿:“如果下辈子还能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你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常书鸿答:“如果真的再来到这个世界,我还是要用《常书鸿》完成敦煌尚未完成的工作。 ”。

痴情的传承

“痴人”世世代代都在,莫高窟等着常书鸿来,段文杰来。

1944年,山城重庆。 段文杰参观了张大千举办的“敦煌壁画临摹展”。 驻足在震撼人心的画前,时间似乎静止了。 “去敦煌! ”这呼唤,始终回荡在段文杰的耳边,他的命运就此改变。

一九四五年,段文杰到达兰州。 一年后,他等来了常书鸿。 在破旧的卡车上,颠簸了1200多公里,终于到达了段文杰梦寐以求的敦煌。

“一头饥饿的牛闯进了菜园”。 段文杰这样形容与敦煌的邂逅。 整整晚了两年,他迫不及待地进入了所有的洞穴,想洞察壁画千年的秘密。 段文杰摒弃了娴熟的西方油画技术,开始研究壁画构图和颜料,练习线描和晕染,为了临摹而保存敦煌壁画,重新锻炼自己的本领。

从天府之国,到沙漠戈壁,到天上人间。 三隆冬,地极寒,段文杰住在破庙里,没有生火的火炉,夜晚屋外零下20多度寒冷。 早上起来,他发现眉毛上的胡子变白了,——上结了霜。 一日三餐,粗粮被沙尘笼罩,再喝一口苦涩的爱宕泉河水,肠胃就会不适,难以忘怀。 段文杰推测着画1000多年前画的人的心情。 一画画,万事就会离心。

千年石窟,再也受不了骚扰。 段文杰不仅临摹壁画,还编号石窟,制定了禁止在壁画上铺展临摹、触摸壁画、使用蜡烛的新规。 段文杰临摹《都督夫人礼佛图》,壁画破损严重,人物形象模糊,服装不易分辨。 他通读史书,查阅了几百种文献,摘抄了几千张卡片,经过两年多,终于临摹成功。

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段文杰任院长,常书鸿任名誉院长。 当初搭乘旧卡车来到敦煌的两人,现在正在传递敦煌守护者的火炬。

段文杰九十岁后,往事也如千年壁画般褪色。 他连老朋友都已经分辨不出来了,却忘不了心底的归宿。 临终之际,他明确呼吁:“敦煌,敦煌——”

长河落日,千年一梦。 2011年,段文杰去世,葬于三危山下。 睡在这里的,是常书鸿等27人,他们的墓碑和莫高窟相距很远。 生前,身后,永不分离。

见千剑辨器

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榆林窟静静地矗立着。 87岁的李云鹤,在这里主持修复工作已经4年多了。 他23岁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至今已有64年。

操千曲,知音,观千剑辨器。 他是国内最容易搬迁和修复整个石窟的第一人,也是使用金属骨架修复和保护壁画的第一人。 64年来,李云鹤修复了4000多平方米的壁画、500多尊彩色塑料。 他的修复工作也不限于莫高窟。

1956年,响应国家“去大西北”的号召,这个山东青州的年轻人出发前往新疆。 阻止敦煌时,被时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多次劝说,留下来。

李云鹤到敦煌后的第一个“工作”是清理洞穴里的沙子。 “转正”后,常书鸿安排他修复莫高窟的壁画、彩塑。 重建倒下的雕像,整理剥落的壁画碎片……从“体力活”开始。

1957年7月,一位外国文保专家来到莫高窟,考察壁画保护情况并进行病害整治。 只有外国专家不教,李云鹤在旁边偷偷学习。 专家走后,他试着仿制修复用的胶水,不断调整,失败,直到成功。

李云鹤还对修复工具、技术进行了改进。 纱布纵横纹路多,容易按“痕”。 他吸水性好,压不下褶纹? 切换到了。 修复穹顶时注入胶水,用粗针管难以把握力路。 他换成了血压计的气囊,大大提高了修复精度。

莫高窟第161窟有60多平方米的壁画。 1962年整个洞穴起甲,有空气流动就会像雪片一样脱落。 “试试看。 有权力,死马成为活马的医生。 ”常书鸿交代李云鹤。 灰、打针、压平,一点一点,一天比一天,他一个人花了两年,才完成修复。

莫高窟第220窟,李云鹤修复时发现表层壁画绘于宋代,其中不乏唐代壁画。 他将正反壁画分离、拼接,让两个王朝在同一个平台上“握手重逢”千年。

冒着严寒,李云鹤学会了绘画、雕刻、临摹和修复技术,终于成为壁画修复界的“一代宗师”。 他创造的多项修复技术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和原文化部一等奖,还被选为全国总工会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1998年,65岁的李云鹤光荣退休,后来又被调职,直到现在。 他劝儿子、孙子去敦煌研究院工作,一家几代人守护着莫高窟。

靠工作养活人生

每年过年,李萍都去莫高窟看看,38年来一直如此。

1981年,李萍来到敦煌。 新鲜的血液自然被期待着。 1988年,李萍被送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又去日本深造。 李萍的语言基础很好,留在日本的机会不可少。 当她习惯了在日本的生活,院长段文杰的委托告知她重任在肩。

“敦煌需要你们。 请早点回来! ”思考后,李萍决心不能辜负研究院的培养。 1990年,李萍如期学习回来。 工作中无论是国际学术会议的翻译,还是学术交流、访问接待,她都能出色地完成。

2004年,李萍成为接待部长,此后的10年,也是敦煌莫高窟游客增长最快的10年。 为了实现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可持续利用”的目标,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建设被提上日程。

建设、运营、管理、服务……一票“麻烦活”快要落到李萍肩上了。 她想辞退。 那天,她看到当时的院长樊锦诗,拿着包朝她的办公室走来,正要装作不在,还是被“端坐”了。 “我从美国回来,在机场买个小八音盒,留给孩子吧。 今天做还是不做暂且不论。 ”樊锦诗说完就转身离开。 李萍说,我还是做吧。 眼圈红了。

第二天,李萍带着人去了数码展示中心的建设工地。 结果,她“受到了打击”。 太大了,太乱了,40分钟带不了人到处走。 噪音很大,说话都靠喊。 李萍放弃了,她鼓足勇气去樊锦诗事务所,脑海里无数次想起“我做不到”,但面对那个笑容时,怎么也说不出口。

她索性一狠心,拼命了! 经过院子的安排,她带队去上海学习了。 每个人只说了一句话。 “我是来学习你们建设世博会的经验的。 从打扫厕所的方法到管理运营方法都要学习。 ”

积了十年,厚积薄发。 2014年,数字展示中心正式运营。 李萍带着100多名会展中心工作人员去了新馆“开荒保洁”。 中心开幕当天,樊锦诗庄严地对参加仪式的领导们说。 大家先不要进馆,擦脚上的泥吧。 很多工作人员的眼睛都湿了……

每年招生的现在,李萍要带着年轻人去院史陈列馆,给他们听老一辈敦煌人的故事。 “我告诉他们,工作滋养你的人生。 这样的工作,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会累。 ”

为了永不磨灭的美

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梦幻佛宫》超高分辨率的真人电影让来自各国的游客大吃一惊。 影片让游客领略了石窟的风采,也缓解了保护压力。

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莫高窟,现有洞穴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 洞穴内的彩色和壁画,大部分是用土、木、麦秸等材料制成的。 游客如织,彩绘壁画保护压力日益加大,面临着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樊锦诗歌萌发了能否通过数字化手段“永生”敦煌石窟的想法。

1998年底,敦煌研究院与美国西北大学开展了“敦煌壁画数字化合作研究”项目。 到2005年底,项目完成了22个敦煌石窟典型洞穴的数字化。

也是这一年。 俞天秀来到了莫高窟。 学习、实习、当讲解员,一年后,他回到了托儿所。 2006年,敦煌研究院成立了专门从事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数字中心。 “数字化是指用高精度的视频拍摄洞穴、壁画、彩绘和敦煌文物以产生数字图像。 ”

容易执行而难以执行。 要把壁画完全转移到计算机上,首先要设计周密完善的数码照片采集方案; 然后使用定制轨道、摄影车等专业设备进行拍摄,图像的颜色、清晰度受到严格控制。 最后,将上千张原始图像拼接成一张完整的图像。

采集工作极其无聊。 “做这项工作,必须耐着性子。 不要着急。 可以再少一点。 ”俞天秀说。 要进入洞穴,既要保证拍摄精度,又不损伤壁画,在方寸之间辗转移动,“在螺蛳龙里做道场”。

采集很难,拼接更难。 数字化讲究将形状、颜色、图案无缝拼接,但有时做得不好。 而且,莫高窟的墙壁本来就是不平整的,做成平面的话会变形。 如何将应变降至最低? 俞天秀和同事们也在摸索中创新了方式。

每天重复,拉着时间和锯,俞天秀有过困惑。 采集并拼接到底有什么用? 直到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建成,这一疑团才得以消除:

电影里,每一尊雕塑,每一幅壁画,连人物唇角的笑意之深,都分毫不差。 放在摄影棚里,就像在山洞里游动一样,飞云飘花,在天空中飘摇,飘带飞环,观众惊叹这种可怕的美。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

莫高窟,这件动人的绝世珍宝震撼了老一辈人,也呼唤现任院长赵声良。

来到敦煌,赵声良热血澎湃。 20世纪80年代,“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海外”的说法风行一时。 这话还刺到了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大学三年级的赵声良。 “因为血气方刚,所以我们中国不是没有人! ”赵声良说,他决心毕业后马上去敦煌。

赵声良给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段文杰写信,表露心声。 他惊讶地发现,过了一会儿文杰回复了,热情洋溢,热烈欢迎。

毕业快到了,家里听说赵声良要去敦煌,就不停地写信要他回云南老家。 赵声良毕业后,人先去了敦煌。 几个月后,回到老家,家人看到木舟了,不得不认。

在敦煌,房子是灰瓦土墙,地上是扫不完的尘土。 冬天,暖气靠火炉,赵音良和室友是南方人,没有经验,半夜熄火,气温骤降到零下10度以上。

赵声良来到敦煌莫高窟后,曾担任杂志《敦煌研究》的编辑。 每次出版都要去天水印刷厂出差,短则十多天,长则一两月。 敦煌没有车站,要坐120公里外的柳园,买不起卧铺,要站一昼夜。 也许正是这孩子发行的力量,成就了当今最权威的敦煌学刊物之一。

1996年,赵声良赴日本进修,终于获得日本成城大学美术史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 学成回国,很多重点大学的重金被聘为,但最终他选择了留在敦煌。 赵声良说,选择居留,一是对于学习美术史的他来说,敦煌是一个宝库。 更重要的因素是敦煌研究院发生了很多变化。

“看到樊院长做了很多努力,她真的很了不起。 ”赵声良说,为了保护石窟,她有很多非常佩服的做法。 当时很多地方靠旅游开发赚钱,樊院长抵制了这股“思潮”,积极推动《莫高窟保护条例》的颁布。 这给莫高窟设置了相当认真的“保护机制”。

时过境迁,岁月流逝,从编辑到院长,赵声良见证着敦煌研究院的成长。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赵声良说。 但是,敦煌需要很大的结构。 一千年不高。 是人类敦煌。 所以,未来应该是“敦煌在中国,敦煌在世界”。

我的心灵归宿是敦煌

“历史很脆弱。 因为写在纸上,画在墙上。 历史又很强大。 因为有人想保护历史的真相,所以希望永远不会消失。 ”

敦煌研究院墙上的一段这样写道。

敦煌研究院里还有“青春”的雕像。 短发少女拿着草帽,昂首前行,意志消沉。 雕像的原型,正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樊锦诗生于北平,长于上海,系1958级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生。 毕业后,樊锦诗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至今。 离开闹市,来到沙漠深处,无数次樊锦诗望着三危山,天地间仿佛只剩下她一个人。 “一辈子,我都是莫高窟的守护者。 ”

和大城市相比,敦煌的生活条件不言而喻。 樊锦诗住的小房间没有家具,在墙上挖了两个长方形的大坑,成了衣柜和书架。 但是,与艰苦的条件相比,亲友离开更痛苦。 樊锦诗来敦煌工作后不久,父亲去世了。 当时她刚新婚,丈夫彭金章在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

第一个孩子出生前,樊锦诗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 冷漠无情的她,在装煤炉冒烟的简陋病房里生下了长子,身边没有一个亲戚。 “孩子生下来也没有一件衣服穿。 此后,彭先生得知孩子在敦煌出生后,选择了两根扁担生活用品,多次换乘敦煌。 ”。 那一刻,樊锦诗再也止不住眼泪了。

唯一令人安慰的是,“在稍微暗淡的壁画和彩色上遇到光,就出现了真正的样子。 那样美丽灿烂,那样美丽绚烂,惊险刺激。 ”

第二个孩子出生后,樊锦诗去武汉休了一段时间的产假,与家人团聚时,她内心深处不时浮现出千里之外的山洞,她放不下,放不下。 樊锦诗渐渐明白,如果一个人倾心,“无处可去”。 临摹壁画、修复洞穴、科学保护、传承弘扬,是在保护和守护莫高窟中寻找心灵真正的家园。

虽然分居已久,但彭金章知道妻子对莫高窟的痴情。 1986年,他决定调到敦煌工作,娶了妻子。 这样,距离他们结婚正好过去了19年!

从九层楼回来,满天的星星,月华如水。 风掠过白杨树,发出了沙沙的声音。 如今的樊锦诗,从一个红颜少女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大家都知道樊锦诗,其实樊锦诗不算什么。 只是点亮了莫高窟的光芒,也有老鹏的支持。 ”樊锦诗说,“老彭”在敦煌找到了自己擅长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喜欢敦煌。

敦煌,就像一盏心灯,迟早会照亮所有的新来者。

2018年,“丝路明珠:敦煌石窟在威尼斯”展览会在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开幕,敦煌艺术首次登陆威尼斯。 80后华林参赛,他和团队的专注和专业,让外国人竖起了大拇指。 “敦煌的艺术令人惊叹,就像你们对艺术的敬畏一样惊艳。 ”

三危山下,付华林指着远方,那里是沙海,莫高窟里沙聚成塔,成就了无数来者心中最珍贵的人际。 付华林也很自豪。 不管在哪里,说起“我的敦煌”,一句话就是“气宇轩昂”。

每年清明,敦煌研究院的全院都要去爱宕泉河畔扫墓。 这是“敦煌人”的传统。 李仁章、许安、毕可、常书鸿和李承仙、霍熙亮、段文杰和龙时英、史芦湘和欧阳琳、李其琼、潘玉闪、陈明福……27名员工长眠三危山下,生前身后永远守护着莫高窟。

许多“敦煌人”,扎根戈壁,呼吸大地深处,抵御暴风雨,遮挡冰雪,遮挡沙尘。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16日2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