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2 03:58:01
探索宇宙的不懈努力源于对人类生命意义的追求,游戏就像梦想的载体,承载着我们未完成的期待和遐想,探测着无限的宇宙。 在Paradox Insider 2021的发布会上,发行方Paradox Interactive (以下简称p公司)将《火星求生》的开发工作从Haemimont Games移交给Abstraction Games,并再次进行免费更新此外,该公司表示,《火星求生》所有平台的玩家数量超过500万人。
并不是所有这500万玩家都是通过购买获得的,最近Epic游戏商场本周免费发放的就是这个游戏。 虽然一些玩家通过免费礼物被吸引,但GameLook认为玩家数量如此之多,玩家对这类题材和游戏的偏好也足够可见。
实际上,《火星求生》在2018年初发布时,完成度并不高。 也有无法实现“通过通道连接圆顶”等功能的合理设定。 经过多个DLC的填充,目前游戏的游戏性已经相当完整。 Steam的评价也得到了特别的评价。 殖民火星,探索火星奥秘的《火星求生》灵感来自Asimov和Clarke的经典科幻作品。 玩家需要在游戏中负责火星殖民计划,利用独特的圆顶技术在这个荒芜的红色星球上建立繁荣、繁荣的殖民地。 作为独立游戏的大作,设定种类的丰富决定了游戏的趣味性。 p公司业务拓展部副总经理Shams Jorjani表示,在他看来,成功的游戏必须为玩家提供至少500小时以上的体验。 否则,它就不应该被公开。 这也是p公司筛选游戏的核心理念。
在这方面,《火星生存》这个游戏提供了足够的选择。 即使没有玩家Mod的支撑,游戏也提供了近90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和10种以上的资源类型。 游戏各方面的战略元素,如基地建设、物资管理、发展规划、抗灾、探索任务等都有足够的深度让玩家学习。
赞助商和指挥官历史这一特殊设置使游戏的发展路线多样化,开始前玩家需要根据自己的计划选择不同的殖民地赞助商。 它们为玩家提供各种资源和资金援助。 这样,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决定殖民地的形态和特性。 指挥官的经历偏重于具体的殖民地建设,可以提供给殖民地居民更高的寿命等技能。 在火星改造过程中,玩家需要的不仅是补给和氧气,还要面对小行星坠落、沙尘暴、寒流、气旋等多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满足殖民地居民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
当然,始终全局影响游戏过程的游戏要素是科学研究。 六种标准的科技树和稀有的科技从各个方面帮助玩家进行殖民地建设。 科研值本身是自动缓慢完成的,但也可以通过招募科学家移民和建设科技实验室来加快科研进程。 这些丰富的设定,作为模拟生存类游戏已经足够硬核了。 科学性存在不足,但游戏想象空间值得肯定
在《火星求生》这个游戏中,利用无人机提前进行建设工作,完成水资源和氧气收集装置等设施的建设。 无论是现在的科幻语境、现实的理论论证,还是在地球荒漠区进行的登陆火星模拟生存实验,《火星求生》的工艺设定都可以说相当符合标准。 但游戏毕竟只是游戏,不是事实而是提供体验,其中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 首先是如何到达月球的问题。 在游戏中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从地球直接到达火星,但可以说现实中很难到达火星。 火星探测比月球探测复杂得多。 因为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实一直在变化。 最近的时候只有5500万公里,但最远的时候有4亿公里。 每26个月可以迎来发射的最佳时机。 所谓的“火星撞击日”,持续时间约为一个月。 在这个最短距离内,探测器也需要7个月才能到达火星。 但是,如果错过了这个窗边,还需要再等26个月。
同时希望实现火星探测,意味着探测器不仅突破第二宇宙速度,完全摆脱地球引力,而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速,在到达火星之前摆脱太阳引力,进入火星轨道。 这是到达火星的第一步,想要降落火星,要上蓝天就更困难了。
未来的人类登陆火星,到达后利用资源建设建筑也是一个大问题。 《火星生存》游戏中设计了独特的穹顶概念,穹顶是游戏中的能量屏障。 作为人类移民的聚居地,有不同大小,基础设施可以直接在里面建设。 关于火星环境的现实,由于没有大气层的遮挡,陨石会直接落在火星表面。 浪漫主义巨蛋显然不符合现实。
而火星地表温度昼夜相差过大,自然灾害频发,各种因素使得人类无法直接在火星地表定居,也没有技术和资源来支持穹顶。 根据科学家的预测,人类要去火星,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地下洞穴的居住方法。 首先地下环境容易保温,火星上有很多熔岩管形成的洞,很容易利用。 在GameLook看来,游戏设计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也为后续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了借鉴性的探索。 特别是在火星上进行殖民地建设的理念,与现实中马斯克的火星殖民地计划也是一致的,这可能是游戏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 征服火星是人类的梦想火星是地球的邻居,两者是同一个岩质行星,进化和构造相似。 火星有水、稀薄的空气、类似地球的元素、小分子有机物、太阳系最壮观的山川峡谷等,是人类梦想成为“跨界生存物种”的完美下一站。 同时,火星是除太阳系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迹象的行星,这是探索火星的最重要目的。
火星探索的题材不仅是游戏,在电影领域也很热。 纪录片《火星时代》和电影《火星救援》等作品以许多科学内容的细致呈现发展了情节,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享受了科普的盛宴。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着陆计划、太空总署的火星殖民计划以及中国的天问系列,去火星已经成为各国民间、企业和政府的一种“绝对正确”的广泛共识。 迄今为止,美国航天局已向火星表面派遣了5辆火星探测车,以寻找外星生命迹象和火星上的更多信息。 在美国航天局约翰逊航天中心负责月球和火星探测器的研究员布雷特德雷克( Bret Drake )表示:“我们现在也将人类登陆火星进行测量作为未来的一个探索目标,火星是未来长期人类探索的主要目标之一。 ”。
除了美国航天局之外,私营企业也对火星探测感兴趣。 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此前在墨西哥西部城市瓜达拉哈拉举行的国际航天大会上发表题为“让人类成为多星物种”的发言,称设想在——10年内将载人飞机送到火星,并在火星上建立人类殖民地。 目前,SPACEX占世界发射市场的一半以上,正在稳步推进BFR (超级火箭)计划,本身就是火箭和宇宙飞船的结合体。 SpaceX对BFR的期待是承担卫星发射、空间站补给、月球表面基地建设甚至火星基地建设的多种用途,设计了载人舱、货舱和太空加油船三种不同的报酬载体模式。 该计划希望2022年向火星输送物资,2024年将第一批人员送到火星,建立简单的基地,之后开始陆续接收移民。 马斯克的计划看起来不错,但时间太长,容错太低,其中风险也不小。 但是,SpaceX进度落后是常态。
与此同时,在登月任务圆满成功后,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也加速进入征程。 2020年7月,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今年3月,国家航天局公布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天问1号探测器拍摄的3张HD火星图像,标志着中国在火星探测领域取得了飞跃发展。 最近,中国开放了位于青海省的第一个“火星基地”。 那里的地质结构与火星表面非常相似,独特的地形与火星的地形特征相似,因此成为“地球上最类似火星的地方”。 基地的建设方式也模拟了未来人类移居火星后的生存环境,基地可容纳60人,建设了“总部大楼”、“火星船舱”等,给体验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结地球人的旅行是星辰海,人类什么时候能采集火星样本并送回地球? 能在火星上建立短期或长期的火星基地吗? GmaeLook相信,这一天可能已经不远了。 将来口罩想在火星上死亡的夙愿也可能成功。